他认为这是薛五爷从来不下地的原因,村里的小伙子从小就要下地,皮肤早就晒得黑沉黑沉,再加上吃的也没有很好,个个都很瘦,到了夏天的时候大家伙一块赤裸着膀子干活的时候,在纪长泽眼里简直就是一块块黑色的排骨在一起干活。

薛五爷就不一样了,因为不怎么晒太阳,他很白,皮肤看上去也光滑极了,他的五官很一般,但组合起来就是让人看着很舒服,照着村里人说的话,就是斯斯文文的。

纪长泽一直觉得,村里人给他这么一个评判其实不是因为他的长相和气质,而是因为他常年戴着一副眼镜,对于不识字的村人来说,戴眼镜就等于文化人了。

薛五爷不喜欢穿大郑朝的衣服,他穿的是洋人那边传来的衣裳款式,上面是个白色衬衫,下面是个七分裤,外面穿着一件黑色风衣,他称之为潮流,哪怕现在天气冷的不得了,也要坚持把自己的脚踝裸露在冷风下。

纪长泽不知道薛五爷是什么时候来到村子里的,他只知道对方在他出生的时候就在了,当时他一岁前的名字都是棍子,纪长泽很不喜欢那个名字,因为每次王老太喂鸡的时候都要拿着一根棍子去搅拌一下才喂。

刚刚学会说话,他就口齿不清的要求改名字。

而且还要有文化,听着好听的。

纪三夫妇疼这个儿子,也没觉得他是小孩子瞎胡闹,抱着他到了薛五爷这,当时薛五爷正躺在摇椅上,摇椅前面是个火盆,他身上披着一条毛毯,右手拿着一个烟斗,一下一下抽着。

听到纪三的话,他笑了一声:“小娃娃这么小就知道臭美了?行,我给他取一个。”

一个像是村口那个成天躺着晒太阳的老大爷一样的人。

这是纪长泽对薛五爷的初次印象。

薛五爷的确很像是老大爷,他有着与年轻人完全不同的耐心,那天哪怕他取得名字这个才一岁的小娃娃都不喜欢,满脸不高兴的摇着头表示不要,他也还是一个字一个字的念给对方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