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页

“那她骂小舅就更没理由了。”老大看老爸杯里的茶色淡了,起身给老爸换杯新茶,更不明白小姨的逻辑了。

“大哥,其实小姨就是没发到这注儿横财,心里气不顺。她还非说大舅跟她说时,没提会拆迁的事。天地良心,咱们都不知道会拆迁,大舅怎么会知道啊。”老三忍笑,“大舅妈说,大舅送小姨四个字,无理取闹,已经半年不接小姨电话了。”

老二把满盖帘的饺子端到厨房,拿个新盖帘出来接着包,“小姨也不用眼儿气,她婆家不也拆了么。”

“现在市里拆迁不是以前了,以前是按户口拆迁,一个人头十五平、三十平,要是人口多的,十来平的屋子,拆出一二百平都不稀奇。现在都是按平米数拆,小姨倒是很有先见之明,把一家子户口都弄婆家去了,她婆家地段儿不错,可屋子小呀,正经在册,人家拆迁办肯认的产权只有十五平,另外是十二平违建。奖励金、签字费这些一共加起来才赔了三十几万和一个青龙观的指标。你就是一百个户口在里头都没用,人家就补偿这么点儿东西。”

“哎哟,青龙观可够偏的。”

“说是开发,那边儿就是农村。比咱老家还偏远哪,就一指标,房子还没盖,得自己花钱买,就是买了,谁会去住啊。”

林晚照说,“房子盖了就有人住。”

“我小姨肯定看不上。”老三说,“小姨家新买的房子在二环里,当初还说大舅家房子偏哪。想想我小姨的心气儿,他能看上青云观的房子。”

“这倒是。”林晚照也得承认。

兄妹四人里,林熹光心气儿最高。心气儿高其实挺好,老爹当年一门心思供儿子读书,所以大哥小弟都是大学生出去的,对闺女就散漫随意了些。像林晚照这种没啥心气儿的,就在农村嫁了刘爱国。林熹光不一样,一兄一弟都去了市里,她不甘心在农村,林熹光比林晚照聪明,姐儿俩一样没正经读过书,但后来开始招工农兵大学生,那会儿林晚照就结婚了,刘家老爷子不在村委么,林熹光逼着亲爹去给她想法子,她要去读工农兵大学生。她家是贫农,大姐的公公还是村干部老党员,这事儿后来就办成了。

林熹光就这样读了大学,虽然后来工农兵大学生含金量一路下降,却完全不影响林熹光在市里落脚,恋爱、结婚、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