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治理地方

大明之后 青史尽成灰 1399 字 2022-11-14

就比如这位张三爷,他有五个儿子,十几个孙子,遇到事情,不用其他亲戚,光是这些人拉出去,在村子里就足够横行霸道了。

而此时为了多分田亩,四个大的都分家单过,每家一口锅,再也不复从前。

久而久之,肯定要疏远的。

从一个大户,变成若干小户,宗族之间的凝聚力下去了,而朱公子的掌控力毫无疑问就上来了。

拆分大户的目的,是为了能更好掌控地方。

张霖自然能品味出其中的厉害之处,这就跟推恩令一样,是光明正大的阳谋、村民百姓不但不会反对,还要主动配合。

当真是不得不服。

大明朝要是有这个本事,何至于亡国啊!

张霖感叹之后,更加卖力气干活,他给所有村民登记之后,然后就推算出要划分的地块数量……

从单个人的五亩田,到一户最高的二十亩,每一个档次有多少家户数量,全都清清楚楚。

然后就是请村民公认最会种田的十位老农去划分田亩。

张霖并不直接参与,只是从旁监督。

等老农划分妥当之后,张霖就让各家各户前来抓阄。

这个抓阄,不是争哪个地块,而是争一个挑选的顺序。

谁家运气好,排位靠前,谁就先去挑选。

因为朱颐垣讲得清楚,他要求的亩数并不是死的。

每块田的情况不一样,有肥沃的,有贫瘠的,有方便灌溉的,有只能靠天吃饭的。

这样划分,要都是每人五亩,每户二十亩封顶,那差别就太大了。

因此老农们在划分土地的时候,就照顾田地的状况,如果是上好的肥田,每个人能拿到的就是四亩地,每家的上限就是十六亩。

反之,如果是下等田,每户的上限则可能放宽到三十亩。

也就是说,每块土地的产出,要保证基本差不多。

即便如此,拿到了上等田的,也会轻松许多。

所以能抽到靠前位置,率先挑选,拿到心仪的土地,简直比什么都开心,和过年了似的。

而那些运气稍差,只能在后面挑选的,就不免皱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