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决战之夜(上)

天唐锦绣 公子許 3237 字 3天前

战局紧张是一方面,毕竟叛军有着兵力上的碾压优势,更为担忧的是第一次独自统军的李大志能否承担如此重任,心中对于李靖在这个时候提携子弟有些不满。

如此紧要时刻,不容许有一丝一毫的疏忽大意、战略失误,你让一个从未有过统兵经验的年轻人上阵,是否有些托大?

房俊喝了口热茶,不以为意道:“卫公何许人也,岂能想不到你这样的担忧?他既然敢让李大志率军增援,那么李大志就必然有这个能力。”

李靖性格沉稳,对敌之时每一个决策都深思熟虑,岂能不考虑到李大志经验欠缺的隐忧?既然派李大志去了,显然认定李大志足以胜任。

见到高侃默然认可,又道:“鞭长莫及,玄武门战况如何不是吾等可以插手的,既要相信孙仁师的能力,也要相信李大志的能力,听之任之即可。吾等现在所要面对的,是叛军有可能发动的总攻。”

他起身来到舆图前凝神观望:“安元寿与程咬金血战咸阳桥,李、刘二人率军直扑玄武门,使得卫公与薛万彻不敢轻举妄动,更不敢率军入城支援,太极宫的战事只能依靠咱们自己。”

他语气平淡,并未因面对数倍于己的叛军而有一丝一毫紧张,三千预备队各个钢盔铁甲武装到牙齿,每一个都是百里挑一精锐骁勇,就算不能将叛军杀退,也可将叛军死死拖住陷入僵局。

当年李二陛下三千玄甲铁骑虎牢关外大战十万敌军,我这三千人难道还敌不过数万疲惫之敌?

等到城外李、刘二人被剿灭,李靖的东宫六率与薛万彻的右武卫入城勤王,便是叛军的末日。

胜算很大。

又有斥候推门入内,禀报道:“启禀大帅,叛军自承天门调集部队入宫,几乎放弃承天门的防御,现在整个武德门外,包括掖庭宫、太极殿、门下省、弘文馆,乃至于恭礼门外、太极门外、左库藏等地已经被叛军挤满,粗略估计,不下于三万兵马。”

房俊就在舆图前,听闻斥候奏报,目光在舆图上一一对应,淡然道:“好家伙,这是将半个太极宫都给填满了?还真是孤注一掷、不留退路。”

眼下猬集于太极宫的叛军人数达到四万,即便太极宫足够宽阔宏大,如此之多的叛军涌入也必然是摩肩擦踵鼻息可闻。

承天门是太极宫的门户,叛军此刻已经占据,进可攻、退可守,既然将防御承天门的叛军一并调入宫内,就意味着承天门很可能被入城的李靖、薛万彻活着刘仁轨攻陷,到时候叛军进退无路,必然崩溃。

由此可见,李治拼上一切,赌一把一战而定。

“传令下去,预备队养精蓄锐,若估计不差,今夜就将是决战了,生死胜败,在此一举。”

如此之多的叛军猬集在太极宫内是不可能长时间保持的,兵卒也是人,是人就有“三急”,太多的人聚集在一起会严重影响心态,导致焦虑、浮躁,再加上内急根本无法解决,时间一长自己就会弄得军心涣散、士气暴跌。

所以决战必然在今夜。

“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