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页

大妈见这么好看的一枚小帅哥喊自己“姐姐”,顿时开心得心花怒放,话格外多了起来:“什么好记性,上咱们这儿来买鱼的,除了中介商,就是那些住附近的大妈大爷,来来去去的都认识。干咱们这行的,基本也没啥年轻人,年轻人不是上了远航船,就是去大城市享福咯!”

夏熠嘴甜,又随便哄了几句,就从大妈嘴里了解了大石滩渔村的大概生态。邵麟迅速提取了几个信息点——

第一,大石滩本身是一个非常传统闭塞的渔村,常住居民以中老年人为主,来个生面孔都够大妈们嚼上半天舌根,所以确实没有什么外籍人士。

第二,海边那些小船,就是大妈这种,均是近海捕捞的当地渔民。鱼捞上来一部分卖给当地的居民,更大一部分会被中介商收购走,也就是那些停在港口的中型船——盐泉市公安排查的,恰恰也是这些。

中介商自然都是内地注册的公司,他们既不捕鱼,也不出海,只是大箱大箱地收购鲜鱼,再以更高的价格卖给内地其它分销商。自然而然,这些渔船里不可能有远洋的航船。

整体来说,大石滩这里确实不是一个远航航线点,甚至都不是一个补给站。

“姐,”夏熠蹲在摊位边上,一脸很好奇的模样,“您说的这个远航船,咱们这里能不能看到呀?我好想看码头的大渔船!”

“你们年轻的小伙子就都喜欢大船,但大渔船,在咱们这里是看不到的嘞,”大妈伸手一指,指向不远处电线杆上贴着的粉色传单,“喏——远航船一直都在我们这里招工的,你想看,不如去问问那边。”

夏熠一下子来了精神:“好啊!”

为了感谢大妈,邵麟挑了五斤杂鱼,并多加了十块,嘱咐大妈去骨打成肉泥。大妈接过钱,眉开眼笑地跑去了马路对面找机器:“这孩子,一看就是吃鱼的行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