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页

他们平常的夸辞通常是说味儿好,皮薄馅儿大肉多,汤头也好。

可镇上的人一般极少会这么说,他们通常只有在她换了口味,才会表示一下新换的口儿不错。

现如今因这地方还没形成气候,馄饨铺子的客源还是以镇民居多,赶集的人占少数。心里明白了这点,顾大娘自然时不时就在想着馄饨馅儿的事。

猪肉馅的馄饨是固定的,鱼肉馅儿作为调补,但是偶尔碰不到新鲜又合适拿来做馅儿的鱼,鱼肉馅儿的馄饨就会没有。再加上鱼肉馅做起来实在太费事,顾大娘现在想的就是能不能找个替代品。

也不是鱼肉馅儿不做,就是掺和着来。

顾大娘以前不是没有考虑豆腐馅儿的,只因镇上卖豆腐的只有一家,在镇西头,她若是无事还好,顺便就过去买了,现在起早贪黑就顾着铺子里的生意,很多时候她选择作为辅料的食材,都是在门外的市集上买。

想到这里,顾大娘跟店里一个吃馄饨的客人招呼了声。

“你帮我看着些,我出去买点东西,马上就回。”这客人是镇上的人,她也认识,倒不怕铺子有什么事,把钱匣子锁好就成。

因为惦着铺子,顾大娘走得很快,到了地方见豆腐摊前围了很多人,看见有认识的人,她就跟对方边等边说话。

“你怎么绕这么大一圈来这了?”

顾大娘问这并不是没有缘由,跟她说的妇人住在镇西,一般人都会就近买物,可这里处于镇北,算是舍近求远了。

“你在这开铺子你不知道?这是刚来了一家卖豆腐的,比曹家豆腐每斤要便宜一文呢。咱也没什么事,想着中午要做个鱼炖豆腐,这不就来了。我也是听阿才他娘说的,说这家的豆腐做的好,要嫩有嫩要老有老,细腻、没渣渣,拿来炖汤最好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