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页

他先在北境率部露面刷了个存在打基础,然后利用京中裕太妃投毒一事爆出这个消息。这段时间北境的战事本来就备受瞩目,再有这个传言帮忙一渲染,立刻就会吸引更多的目光。

又是在战事胶着的节骨眼上,一旦北境驻军对朝中的帝王不再信任,边境是否还能保持安稳那就不好说了。

在这两重铺垫之下,如果沈砚表明身份要正面跟萧翊要一个说法……

萧翊要么矢口否认,然后将他做叛臣余孽剿灭;要么就得替他已经作古的老爹认下这桩错事,放低了姿态赔罪并且给予补偿。

可是现在北境还在对外开战,这个节骨眼上他要和沈砚强行动武死磕,北边的边境只会乱上加乱,国门收不收的住就难说了。

沈砚这是在给他挖坑,步步紧逼的引他就范。

当然,目前事情还没发展到那一步,崔书宁暂时也无需杞人忧天。

那小厮道:“这个确切的小的也不是很清楚,总之出事的次日一大早消息就传开了,街头巷尾都在议论。”

崔书宁又再仔细斟酌了下,就更是心中有数了。

这件事的大轮廓一定是出自沈砚的手笔,这一点毋庸置疑,他会提前做好准备帮忙散播消息也是一定的,但另有一点是

不管那些被投毒的宗室能不能猜到这是萧翊将计就计的一出借刀杀人的戏码,总归他们但凡有点脑子,一眼看到头的事情是裕太妃真正想要毒杀的其实是萧翊这个皇帝,而他们这些人则全部都只是给皇帝垫背的炮灰,被连累了而已,这样多多少少每个人心里都会萧翊生出怨恨的。

如果只是裕太妃心思狭隘图谋不轨,自然另当别论,可现在不一样了……

裕太妃爆出了先帝不仁不义的丑闻,她做事再狠也是事出有因的,这些遭受了无妄之灾的宗室们都会跟着怨怼上先帝,只怕有一个算一个的都会帮忙宣扬。

萧翊应该是提前没想到裕太妃会爆出如此猛料,否则他是绝不可能任由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的,不能说他偷鸡不成蚀把米,毕竟他想借机铲除部分宗室并且削弱宗室力量的目的也达到了,算是鸡偷了,但是没能算到万无一失,反蚀一把米。

总归这件事上,他现在应该是后悔的很,怕是正在焦头烂额的想法堵窟窿呢。

小厮不知内情,崔书宁也不为难他,后又稍稍正色:“那长公主那边呢?具体什么情况?”

小厮道:“那裕太妃原是个没胆的,事发之后当场就怂了,一面控诉先帝罪状,证明自己是情有可原,又说是长公主给她的毒药方子,指使她投毒报仇的。陛下派人去皇陵拿了长公主,但是长公主矢口否认……最后怎么处置,约莫就是陛下一句话的事了。”

依着长公主和陛下之间的关系,所有人都觉得她这次怕是要凶多吉少。

崔书宁听到这里,却总算松一口气:“这么说就是口说无凭了?”

“好像是没听说有什么真凭实据,事败被当场拿住之后那女人就有点被吓傻疯癫了。”小厮道,又再神色凝重的嘱咐,“总之咱们老爷的意思是此时多事之秋,三姑娘您与长公主殿下本来就有些来往的,而且……裕太妃说的那件事……总归您最近最好还是远着点那个是非之所,避一避吧。”

崔书宁明白崔航的意思。

如果照着裕太妃的说法,先帝因为容不下定北王而不顾边境安危的痛下杀手,裕亲王和崔舰当年都是在定北王死后的守城之战中阵亡的,裕太妃认了先帝是她的杀夫仇人,那么同样的

于崔家而言,崔舰也等于是被先帝之手害死的。

也不仅仅是崔舰,当年守城一战死伤惨烈,包括战死的数万将士,以及后来城池被抢,北狄人屠城所杀的数万百姓……

这些人的性命都算是辗转被先帝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祭出去的。

要这么算的话,崔家现在的处境也变得十分微妙起来,只怕萧翊正看着他们膈应呢。

崔书宁对此颇为唏嘘,沉默了一阵才自嘲的扯出个笑容来,反而安抚他道:“三叔的意思我明白,那这阵子我就先不回去了。不过你回去之后跟他说一声,叫他也大可不必为了此事太过烦忧,如果裕太妃是信口雌黄,那自然一切如常,退一万步讲就算是确有其事……陛下也只会比以往更加礼遇咱们崔家。”

至少,明面上得是这样。

不管萧翊心里怎么膈应,但如果真是他老爹造的孽,他就只能打碎牙齿往肚里吞,他要保人设,继续坐稳他的皇帝宝座,那就只能礼贤下士的替他老爹收拾烂摊子,安抚补偿受害者呢。

这小厮本来就很机灵,也是个一点就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