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页

崔书宁几乎可以笃定金玉音对她生母的身世是不知情的,因为陆星辞命人从宫里偷盗出来的那件貌似用途不小的前朝遗物曾经就有落到金玉音手里过,但金玉音却完全无动于衷,还当成是那位平舵主身上随便带的什么东西就给忽视了,最后反而被她给顺了出来。

从这个细节推断

沈砚的怀疑就成立了,藏在凌家的那个女人临终之前应该是将秘密告知了长女,所以陆星辞才能精准的判断宝物藏处并且利用潜藏在宫里的老宫人去栖凤殿将宝物盗出,但金玉音并不知情,这才叫她这个炮灰误打误撞钻了空子。

如果不是她横插一脚,原书的剧情就应该是那东西落入了金玉音之手。

那位平舵主不会被抓,当然也就不会死在顾家,但他知道陆星辞为夺宝一定不会放过他,所以顺水推舟把东西暂时扔在了金玉音处。之后他回漕帮和陆星辞斗法,再等曲折过后陆星辞和金玉音这对姐妹相认……

她们或是联手,或是意见不合而反目,反正金玉音作为这个故事里绝对的女主,那件事关重大的宝物也是早就被编剧安排落到了她的手里,陆星辞顺她也好,翻脸也罢,正常情况下已经到了女主手里的关键道具是绝不会最后又被抢回去成全了配角的。

但是见在阴差阳错,平舵主死了,陆星辞断了追查的线索,而那件宝物还被沈砚给毁了……

算是歪打正着吧,金玉音和陆星辞这对姐妹的原剧情是一定会与原著偏差,不能照着编剧原来的设定顺序走了。

崔书宁觉得自己的推断应该与事实相差不大,不过因为陆星辞那边牵扯到了沈砚,而且还不知道那个女人最终是想要做什么,她未免节外生枝就没把陆星辞的事告诉敬武长公主。

敬武长公主手指叩击在桌面上,听她分析的津津有味:“说的也是,一个只会把爬床邀宠做谋生手段的女人,这辈子眼界也只能困在那后宅的一亩三分地里了,还指望着她去扛起国仇家恨吗?这么说来她之所以攀上永信侯,最大的图谋便是借着永信侯的身份来自保了?一旦将来东窗事发,她凌氏女的身份被揭穿……”

说着,便轻笑起来:“她倒是真会挑人,这满朝之内约莫也就姓顾的有希望能保住她了。”

但是再转念一想,她又觉得有点不可思议:“那狐狸精是开了天眼吗?还是说撞了大运,京城里这么些权贵,居然就被她挑到这最管用的一个。”

崔书宁:……

天眼……我看不仅是金玉音开了天眼,殿下您这种话都说得出来,是您也跟着一起开了天眼吧?

不过敬武长公主这话却没有夸张,在金玉音的身世问题上她想找一把□□,顾泽甚至比皇亲国戚更管用,不是他一个侯爷的身份有多尊贵,关键在于他和皇帝萧翊的私交上。

凌氏逆案早已了结,说白了,只要萧翊一句话说不追究了,金玉音的事就能揭过了。

这位长公主殿下的眼光,还是相当敏锐的。

崔书宁垂下眼睛佯装喝茶来掩饰神色,胡乱敷衍着附和:“她不是之前在齐州太守府里住了两年吗?那位太守也算沾着皇亲,对京城和宫城里的隐秘应该都能知道一些,她可能是从那里偶然听说了顾侯爷和咱们陛下的交情不一般。”

话是这么说,她心里却最清楚不过

长公主一语中的,金玉音的确是开了天眼才会选中的顾泽。

这事情还要从她这个身体的原主崔氏的记忆说起。

七年前崔氏的父亲在北境战场上受重伤退了下来,大概是预感到北境的战局以及自己的处境都不容乐观,就急着给女儿物色夫婿,当时的余太后为了阻止自己的女儿纠缠顾泽就做主赐婚将她许配给了刚刚承袭侯爵之位的顾泽。

崔氏完婚之后,崔舰没了牵挂,休养了一阵就又上了战场,结果转过年去就战死在了北狄人的铁骑大军阵前。

这崔氏和顾泽本来就是被强拼在一起的一对儿,彼此不对脾气。

顾泽大男子主义,又年轻气盛,就很是反感将门出身又性子要强的崔氏,崔氏死了亲爹之后心情和脾气都每况愈下,两人的日子就更是过得磕绊,互相横眉冷对。成婚两年之后顾泽就有了温柔小意的“真良配”,落难千金金玉音……

总归是顾泽好她那一口,崔氏脾气又倔又硬,和他两条心,兼之丧父之后心情沉痛久久走不出来,有了金玉音在中间衬托,两人就更是渐行渐远。后来崔氏郁郁成疾,在男女主轰轰烈烈谈恋爱,磨合交心之余……

她却慢慢走到油尽灯枯。

本来就是生无可恋在熬日子了,可就在崔书宁穿过来取代她之前不久,崔夫人生辰那天她去寺庙礼佛回来受了风寒,当晚高烧之余恍恍惚惚的还做了个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