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页

也必须承认,就打击贪腐而言,宋游道远比这位正人君子更合适。

因修律之功入高澄幕府任法曹参军的前御史封述,得以入主御史台,继任御史中尉。

时间来到七月底,又是农忙时候。

由于渭北荒废,又不敢孤军深入渭南,窦泰、厍狄干并未如春耕时候一般,受命袭扰关中,两魏之间似乎就要迎来久违的和平。

第二百四十章 户部尚书

高欢抱恙以后,有意识的开始与高澄移交权力,高澄往晋阳与文武结交就是这一行为的具体表现。

段荣亡故后,高欢返回晋阳,也随即开始派遣勋贵子弟往洛阳,名义上是辅佐高澄,其实际用意却是在安抚亲信:

‘你等无需担心在我死后,两家的感情也会随之淡去,我们上一辈人的交情,自会有儿孙们维系下去。’

高澄亲自在建春门外迎接晋阳勋贵子弟,而其中为首之人,正是他的妹婿刘洪徽。

小高王出嫁的妹妹一共有四人,两嫡两庶,十四岁的三姐儿高徵由高欢做主,嫁匈奴人刘贵的嫡子刘洪徽,四姐儿则由高澄提议,嫁尚书左仆射高隆之之子高德枢。

刘贵算是高氏崛起的首功之臣,是他连续两次向尔朱荣举荐,才有了高欢发迹。

高欢遭受猜疑时,也是刘贵利用秀容人的身份在尔朱荣、尔朱兆面前为他美言,才没有落得与贺拔胜一般在洛阳闲置的下场。

高氏大将如彭乐、潘乐、薛孤延等人,更是刘贵受时任晋州刺史的高欢所托,代为操作,调至晋州。

尔朱荣死后,身为尔朱氏心腹的刘贵在高欢东出建义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更是无需赘述。

高澄对刘洪徽以及随他南下的庶妹高徵表现得很亲切,但实际上他与这个庶妹接触并不多,更别提有多少感情。

由刘洪徽引荐,勋贵子弟们一一向高澄见礼,高澄在听到尉兴庆这个名字时,神色寻常,并未有所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