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页

若非两方实力差距过大,只怕高澄真要与宇文泰相爱相杀一辈子,最后靠着年轻,熬死对方。

不过宇文泰也不只有抄袭的本事,去年沙苑大胜,为了酬功,西魏天子元宝炬授予宇文泰都督中外诸军事一职。

受迫于东魏带来的巨大压力,宇文泰随即针对军队统辖系统进行改革。

他扩充脱产战兵8000人,将合计48000人的西魏战兵划为六军,每一军8000人,由赵贵、李虎、李弼、于谨、独孤信、侯莫陈崇六人分别统率。

同时宇文泰在形式上采取鲜卑旧日的八部制,立八柱国,除自己与六军统帅以外,再加一个并无实权,只是挂名的广陵王元欣。

六军统帅之下,各有两名大将军,分别领兵4000人,大将军麾下又有两名开府,分别领兵2000人,开府又有两名仪同,各领兵1000人。

六柱国、十二大将军、二十四开府、四十八仪同这一统辖系统脉络清晰,相较于同时期的东魏、南梁,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身处洛阳的高澄对此视若无睹,一来,东魏战兵主力远在晋阳,不归他的管辖。

其次,适合西魏的军事制度不一定适合东魏。

无论高欢、高澄都不可能在效仿西魏,在士兵和军官的关系上,保持鲜卑旧日的氏族关系,将二十万并州胡分派给诸将。

说到底,西魏四万八千人的主力部队本就并非宇文泰一人所有,他的上位也只是贺拔岳意外身死,受众人推举,相当于是一个创业团体推选出来的领头人。

否则也不至于等到沙苑大胜,宇文泰才收获都督中外诸军事,成为西魏名正言顺的最高军事统帅。

高澄关注的并不是西魏的统辖系统,而是宇文泰扩军8000人的举动。

关西如今依旧艰难,不只是窦泰、厍狄干在春耕时践踏渭北,更是由于大旱过后,人口的缺失并没有得到补充。

在这样的处境下,宇文泰依旧咬牙扩充脱产战兵,这表明哪怕他抄袭高澄各项政令,在关西推动改革,都只是在将士休整时,顺手为之。

他的重心依旧在军事层面,而非休养生息,各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