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页

高欢及大将们倒是清楚原委,但毕竟是宇文泰栽了跟头,便也觉得他不过如此。

尤其是高欢,在他看来,宇文泰尚且不是高澄的对手,又如何能与自己比较。

高欢从来没有怀疑过高澄的能力,但也从未觉得他的能力强于自己。

无论是谁,经历了高欢的成功,确实很难认清自己。

这是常理,人在志得意满的时候,谁又看得见自己的缺点。

非得载个大跟头才能醒悟过来。

原本就比历史上更为骄狂的晋阳大军,因为高澄一言退敌的事迹,愈发轻视宇文泰。

高澄对于这种现象无能为力,只能不断去信提醒高欢,西征定要谨慎。

高欢被他说得烦了本想回信呵斥,但考虑到高澄毕竟是担忧自己的安危,便也耐着性子回了一封信,告诉高澄他自有分寸,让高澄看顾好关东便是。

高澄这才作罢,他也知道再说下去肯定要引起高欢的反感。

回到洛阳的高澄立即请托李元忠为自己向李徽伯说媒。

李元忠大感意外,他是真没想到高澄又看上了赵郡李氏的女子。

这下好了,高澄幕府有崔季舒、崔暹、崔昂号为博陵三崔。

内宅也有李祖娥、李祖猗、李昌仪并称赵郡三李。

李祖猗虽然没有名分,但明眼人谁又不知道她与高澄的关系。

崔暹为高澄沉迷于寻花问柳而担忧,忍不住跑了一趟渤海王府当面劝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