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高洋亲往晋阳假传高澄命令夺权,还有同行的高澄心腹唐邕作证,王士良除了交权,也没有别的选择,毕竟晋阳是姓高,并不是姓王。

王士良并没有让高澄等太久,他不止谨慎一个优点,办事效率同样很快。

回到洛阳后,一连串军令从大将军府发出,很快,城中高澄麾下四千武川鲜卑步骑、四千弓手、以及高季式三千部众尽数赶至洛水岸边与高澄汇合。

高澄大手一挥,临时更改地点,往邙山围猎。

在至高无上的大将军调度下,就连天子的御辇也要跟着转换方向。

自从高澄瞄上邙山,山里的野物们可遭了殃,往往随着一支响箭破空,紧随其后的便是真真意义上的万箭齐发。

一阵箭雨后,山上总会增添许多大型‘刺猬’,活像另一个时空,身上插了一百多支箭矢的元昂。

这样的声势也给了旁观的元善见极大的震撼,鸣镝所指,三千箭齐发的阵势,让他心生羡慕。

而万箭齐发却让元善见感受到了绝望,在这样的箭雨下,自己无论怎么拉拢宫人都只是徒劳。

高澄已是如此,手握二十万并州胡,总是对自己毕恭毕敬的高欢,在外人面前又是怎样的威势。

一念及此,元善见不禁恼怒元子攸,分明做了诛杀权臣这样的大事,却不能振兴大魏。

如今高家父子因尔朱荣的前车之鉴,不止分居两地,甚至绝不一起进宫,防的就是尔朱荣、尔朱菩提的遭遇。

这样的谨慎让元善见一筹莫展,除非能有机会将这对父子一齐抹去,否则无论走脱了谁,自己的下场都只是另一个元子攸。

元善见也终于明白刘思逸为何劝说自己忍辱负重,等待高欢寿终再做计较。

高澄不清楚元善见的心思,但他知道即使被圈养了十几年,历史上的元善见也并没有放弃振作。

从某种程度来说,元善见与汉献帝刘协很相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