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页

“臣愿为剑道防御使、营田大使、先锋,杨侍郎只需在成都坐镇,南诏之事,臣一力担之!”叶畅道。

“呃……”

被人利用,叶畅并不生气,但是被人折腾,他如何能没有怒气!故此,他在做出决定之后,便毫不犹豫提出了自己的条件,那就是让不懂军事没有军略的杨钊老实呆在成都,不要去干涉他在前线的作战!

这个要求,也就意味着若是他在前线立了功,杨钊分不到什么功劳,他若是吃了败仗,杨钊也不会承担什么责任。李隆基心里还有些犹豫,对叶畅的能力,他相当信任,觉得叶畅若能成功,杨钊得大功劳,正好可以回长安为相。可是杨钊自己听了却是欢欣鼓舞,不待李隆基说话,便开口道:“正当如此,臣不知兵事,叶十一熟谙军略,由他专断,本该如此!”

他对于边功,并不是十分热衷,只要拍足了李隆基马屁,内又有杨玉环相助,何愁不能升官?

杨钊这般说了,李隆基也只能允之,李林甫在旁眯眼想了想,也没有什么反对的言语。叶畅见状,进一步又提道:“圣人多调兵马,臣不知将从何处调,另外,辽东之职司……”

“辽东职司,自然不动,你去剑南,不会太长时间。”李隆基听得叶畅很痛快地接下了这个烫手的山芋,自然不吝啬:“还有何事要求,你只管说。”

“臣是否可以调动剑南各州官吏?”

“那是自然,剑南节度使应有之职权。”李隆基说到这,顿时明白叶畅的意思,他看了一眼杨钊:“杨卿,此间事务,你须与叶卿方便。”

“那是自然,臣必不掣肘,叶兄要调何人,臣都全力配合!”

杨钊最怕的就是李林甫乘他在剑南时折腾他,而且拉叶畅下水,终究还想缓和一些两人的关系,故此对叶畅几乎是有求必应。

“呃,还有最后一点……安东商会愿助军饷,只请圣人允许安东商会在成都设柜坊,安东商会可以在南诏选几样物品专营。”

成都亦是此时天下有数的大城,叶畅很早就想将自己的贸易路线延伸至此。控制成都,一来可以有新的商品市场,二来可以控制茶马古道,三则是西南乃是天府之国,虽然此时大唐高层还看不大上它,觉得是蛮荒瘴疠之地,叶畅却知道这里拥有什么。

那些矿藏之类的,因为交通缘故,不易于运出来,但有易于运输的东西。

所以,安东商会在成都设柜坊,这将成为商会的一条新的财路。

这是微末小事,李隆基自然不会拒绝,笑着道:“叶卿,你可是钻入钱眼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