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页

“那就定了,此事便交与覃勤寿去办理,虽是苦役,在榨干他们最后一滴价值之前,我不允许他们出现太多的伤亡。”叶畅笑着道。

旁人都习惯了叶畅这种风格,一笑置之,王昌龄却不免觉得可怖,他有些同情那些俘虏了。

“另外,从俘虏口中得到口供,契丹人加上所裹胁的安东诸族,一共有六万余人,建安州所是依我们此前所约坚壁清野,也不过一万余守军,大伙如何看此事?”叶畅又问道。

“六万余人,绝不可能。”王昌龄道:“我曾游历边疆,契丹一部不过两三万人罢了,而且还包括老弱妇孺,方有此数。”

“正是,契丹人不过两万,其中能战之士不超过八千。”张镐也道:“其余裹胁诸族,各怀鬼胎,若我等无今日之胜,他们或许还能与契丹人同进退,今日大胜之后,其慑于大唐之威,只怕要劝契丹人降了。”

众人商议的结论,虽然契丹号称六万,真正能战之士也只是一半,不足三万人,今日一战,斩杀俘虏便超过了三千,其余逃散者就算归营,也意味着其总数折损了十分之一。契丹人是游牧民族,若占上风,那必然凶悍如狼,可若处于下风,便又绵弱似羊了。

听得他们这样议论契丹,叶畅心里不免有些感慨,此时乃大唐盛世,周边诸族,几乎都是被大唐陌刀砍了个遍的,故此唐人对他们有一种心理上的优势。什么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在这个时代纯粹是个笑话。

“倒是有一人不得不小心,方才俘虏说了,那被南二哥所杀的牧奴名为撒懒,他此来之前,有一高句丽谋士,名为弓辅者曾劝其谨慎用兵。”叶畅道:“此人熟悉辽东情状,乃是契丹人入牟盖州之后所招募,又颇有机智,故此契丹迪烈汗颇倚重之。”

“启禀主公,此人我曾见过。”钳牟丁也随在军中,他听得弓辅的名字,便开口道。

因为身份的缘故,他在军中向来谨言慎行,这一开口,众人都看向他,他倒也不是很慌,便将在建安州城里与此人会面的情形说了一遍。闻得他所言,众人对那弓辅认识便更进了一步。

“看来倒是个有几分智谋之辈,在建安州中与你相会,乃是私下想要离间建安州与我们的关系。”张镐道:“似乎……倒可以利用一下!”

他在叶畅手中,尚未立什么功劳,而且他为人不喜繁琐庶务,故此便想抓住此战的机会。不过他的活跃也帮了叶畅大忙,以前战略战术,只依靠叶畅一人决定,现在则有了商量的对象了。

“张公,如何利用法?”

张镐捻须想了一会儿,略有些犹豫地道:“来一场……蒋干盗书?”

说到这里,他有些兴奋地道:“对,就是蒋干盗书,既有南八斩颜良,自然就该有蒋干盗书!”

他们在这里商议如何对付契丹人,契丹人那边也在商议如何对付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