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页

将此次危机,变成宣扬自己政见的机会,叶畅想出了这个大方略,但具体如何去做,却是张镐、岑参为他构划的。那日岑参举荐了张镐后,叶畅当夜便去拜会,最初时张镐对他只是客气,却丝毫没有为他效力的意思。但后来看了叶畅的几篇文章之后,张镐击节赞叹,终于下定决心,出来助叶畅一臂之力。

这几篇文章,乃是叶畅平日里结合自己对大唐的认识与另一世的见识,所写的治国方略,他以白话所写,没有什么文采可言,若是放在一个传统文人眼中,那定然要大打折扣的。但这张镐却不是个传统儒生,他受学于吴兢,自己又隐居于长安,见识非一般陋儒可比,更大程度上接近于战国时纵横家一流,故此,对叶畅的见解,他更容易接受。

“接下来,便是叶参军的事情了。”张镐向着叶畅道。

“是,忙完此事之后,还请张兄领我去拜访那位来兄!”叶畅道。

所谓他的事情,就是对李霅的反击,这个叶畅早有计划,实施这个计划的人也已经确定了。

“若能得此人相助,叶参军可无忧诸胡矣。”张镐道。

他们说的是来瑱,此人之父曾为四镇节度使、右领军大将军,此人自幼便随父于边疆,曾任北庭行军司马一职。但如今却是赋闲于长安城中,抑郁不得志。

“还是要多谢张兄之举荐……”

叶畅正说话间,看到一个卫士出现在门外,起身谢过之后,他到了门前:“怎么,有何事情?”

“那杨钊又来了。”卫士低声道:“正在门前。”

杨钊如今春风得意,忙着在宫中奉承李隆基与杨玉环,上回他来时神神秘秘不知搞什么鬼,现在又过来了。叶畅心中浮起一丝疑云,莫非还是因为上回之事?

想到这里,他回身又向张镐等人告罪,然后出了门。到门前发觉,杨钊青衣小帽,一副普通人打扮,根本不复鲜衣怒马。而且还用面巾遮着半边脸,似乎是怕被人看出身份。

见着叶畅,他一把将叶畅拉上了停在旁边的马车,放下了帘子:“走,快走!”

“唉唉……杨兄,你这是何意?”叶畅见马车真的径直行动起来,不禁讶然道。

“娘娘召你相见……唉,事不宜迟!”杨钊一副心急如焚的模样。

“娘娘召我?”叶畅愣了愣,心中浮直杨玉环的形象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