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页

倒是江南西道,虽然汉人不断开荒垦田,可潜力还是没有发掘出来。

“广积粮……你要积多少粮?”方氏问道。

“越多越好,以备不时之需啊。”叶畅犹豫了一下,当然不能说过十余年后天下会大乱——他来到大唐已久,发觉大唐许多矛盾都已经根深蒂固,即使十余年之后没有安史之乱,也会有别的动荡。因此他开口道:“嫂嫂应知元载请我去之事。”

“是。”

“如今产钳已经传出,自此以后,妇人生育难产者大少,人口增长将更快。原先会死于难产的婴孩,大多能长大成人。如此一二十年后,人口倍增,若粮食之增不能跟上,便是一场大祸。”

人口增长与粮食增长的关系,这是非常浅显的道理,方氏一听就明白,她愣了一愣,然后道:“怎么会这样!”

叶畅也叹了口气。

“十一郎,虽说你去帮那元载,我是不赞同的,但这产钳一项,着实是造福万生之举,应是功德无量才对,为何会如此?”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叶畅此语一出,方氏顿时无语了。

李唐之际,奉老子为祖,《道德经》甚是科举考试的科目,方氏熟悉经史,如何不懂这句话的意思。

“不过,十一郎,你还是想岔了。”沉吟了好一会儿,方氏又道。

“哦,嫂嫂为何这般想。”

“你如今手中无人可用,便是去了江南,你自己不也得去?”方氏问道。

叶畅点了点头,这是肯定的,事关重大,他自己不去,如何能放得心。

“如今中原去江南,便是经运河水道,也需要一至二月,来回一趟,便是半年,这边的事情,你离得半年开?”

这是一个大问题,运河是最方便的,可是水运速度较慢,若是轻骑快马,借助大唐发达的驿道,去江南反而快些。不过就算这样,来回两三个月也是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