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页

我哑然,怪不得这个小美人儿,空有一身足以傲视天下的武功,却是根本就没有听说过她。再者,看她心性似乎单纯了些,像是从来没有见过世面一般。如此,我才出言相探。果不期然,以我当政八九年,与众多老狐狸日日勾心斗角的磨练,要对付个单纯的小姑娘还不容易?想及此处,表情上的同情神色十足:“什么破门规嘛,简直太可恶了。不过,你是掌门,总能修改下门规限制吧?”

“这可不行。”小美人儿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门规是先人所定,就算是身为掌门的我,也无权修改。”

我心中鄙视,汉人就是这个毛病,什么前人所定的规矩,是不可改变的。这事情在我朝中也时有发生。每当我发布的政令触及到了前面某位皇帝的规矩,就会立即有些老顽固大臣跳出来反对,振振有词的说什么先祖立下的规矩,是不容更改的。当然,以我强硬的态度,和耍些小手腕,这些政令总还是能够通过的。不过想起来,却总是有那么些些不爽快。

“原来是这样啊。”我表现出一副了解的神色,故作琢磨一番,沉思道:“不知道门规所限,掌门要在什么时候,才能随意离开静禅斋呢?”

小美人儿神色立即一喜,雀跃道:“不就是等到个倒霉接班人么,只要妙心能够悟通天道。我这付担子就能丢给她了,从此以后我就是自由身,想去哪里,就去哪里。”

这可不行,我嘴上不说,心中却忖道:“妙心可是老子内定的女人,怎么可能会让她在这里做替死鬼呢?”微一顿,便又皱眉道:“难道除了这个,就没有别的办法了么?”

“别的办法啊,到是有一个。”小美人儿蹙着眉头,细细想了一下道:“静禅斋掌门,在找到传人永远离开静禅斋的时候,能任意修改一条斋内规定。我的前任掌门离开时,她就修改了一条规定,那就是当大吴国出现危险的时候,当任掌门可以出去帮衬一把。”

我愕然,想不到这事还关大吴国的事情了。眉头一拧,旋即猜出了一种可能性,据我所知,在大吴开国之时,静禅斋可是不遗余力的帮衬了一把。而大吴开国至今,恰好是两百多年。莫非,大吴国的开国皇帝,也就是我那位冒牌的祖宗,和前任掌门有着不清不白的关系么?

还未等我开口,小美人儿便长吁短叹道:“可惜上次大吴内乱,我恰好在闭关。所以错过了机会,如今大吴国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我就是想出去也难。”

听得她如此说,心中不免有了计较,嘿嘿冷笑道:“人都言静禅斋乃是天下最厉害的门派,岂料却是目光寸短的很。”

“你这贼人,一再侮辱我静禅斋,到底是存和居心。”小美人儿掌门尚未开口,那个老尼姑却再也止不住火气,跳起来叫阵起来:“今日定要好好教训你一番。”

话音刚落,便被小美人掌门制止住,只见她也是好奇的望着我道:“你这么说,是有什么根据么?”

“哼。”我故作神秘的轻哼了一声:“你说大吴国现在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简直是闹了个天大的笑话。”

“那你说说,如今大吴国怎么个不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了?”老尼姑眉头一轩,怒斥道:“别以为我们静禅斋与世隔绝,便什么也不晓得了。”这话说出,小美人儿掌门到是未制止,也是一脸好奇的望着我。

谈国事,扯上面道义大旗,正是我的拿手好戏。如今这帮贼尼姑终于被我引到了话题之中。便轻咳了两声,面上正气凛然之余,更是多了一丝忧国忧民的悲切壮丽神色,侃侃而谈道:“诸位所闻所见,均是看到了一些表面东西。先说说所谓的风调雨顺,诚然,大吴这数年来防止天灾的工作做的不错,然而人力终究敌不过天威,今岁六月,广东,福建一带遭遇了大规模的海啸,伤两万三千零九名百姓,亡四千六百三十二名百姓,四万两千户百姓家园被毁。”

说到这里,我有技巧性的在眼珠子上蒙上了一层雾水,让神情也略微激昂了些。如此一来,在外人眼中所见,便是我在为这么多老百姓蒙难而义愤填膺,黯然神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