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页

陶迁本待还想喝骂他的女儿,却可能是想起了刚才我的那一番梦想翅膀的奇怪论调,便放弃了这个打算,笑盈盈地望着我。死老狐狸,捋什么胡须,把老子一把火惹出来,烧了你的胡须,看你还怎么捋。

要玩,索性就玩大一点。若是能够通过,我就是大吴皇朝,继往开来的第一大诗人了。便摇头晃脑吟道:“这个这个。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桌上之人,均是目瞪口呆地望着我。脸上露出了一副不可思议的表情。

反正我也是闹着玩儿,若这个世界上真的没有李白。那老子就可以放心大胆的剽窃了。若是有,我剽窃了这么一首只要识字,就能背诵的静夜思,打死他们都只以为老子是在开玩笑,不可能真的联想到剽窃上面去。

“皇上,您可真是让微臣汗颜了。”刘枕明这个死胖子,一脸钦佩道:“皇上随便想了一下,就能作出如此一首意喻深远的诗来,就算微臣以前号称风流才子时,也没皇上这份才情。”

“风,风流才子。”这个绰号一出,我张大了嘴巴,这比这世界上不曾出现李白,还要让我目瞪口呆。

第四十六章 廷筵(中)

刘枕明迅即摆出一个自以为很潇洒的姿势,疑惑道:“难道,皇上有什么疑问不成。”

我忍住要呕吐的感觉,强自笑道:“没有,朕也觉得刘爱卿像是一个风流才子。”心中却暗自笑骂道:“风流才子,风流猪子还差不多。”

“皇上这首诗,表面上看起来文字淡白,然而细细想来,却别有一番韵味。道出了一离乡的游子,思念家乡之情。”陶迁也是忍不住连连点头称赞道。

陶子英却出人意料的摇着头道:“皇上此诗,虽然意境悠长。然却并不应景,此时此刻,乃是欢聚一殿之喜事。此诗中的惆怅感,与此时并不融洽。显然,这是皇上预先作好的一首诗。”

“不错,知朕者,子英也。”我拍腿一笑道:“旧时与子英打赌,朕就知道必输无疑,所以准备了一首诗词。”

“皇上虽然有所准备,但子英却也不得不承认,这的确是一受好诗。通俗易懂,琅琅上口,却又意味深长。”陶子英歪着脑袋,又细细想了一番,忍不住开口吟道:“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好,好。皇上,算您过关了。”

此时此刻,陶子英看我的目光,又较之以前大大不同了起来。平淡中多了一丝欣慰。

呵呵,早知道如此。老子穿越时空到这里之前,就带上几本唐诗宋词了。如今虽然能放心大胆的剽窃李白,但是真正能完完整整背出来的,怕不足二十首,恐怕到时候,就真的是江郎才尽了。

酒席持续进行中。能够有幸被我点到名字,和我同桌共饮之人。乃是天大的荣幸。也表示着我对他们几个的宠爱之情。当然,他们的地位,也会在群臣之中,再次达上一个高峰。尤其是陶迁父子,和刘枕明叔侄,均是占据了两席。如此一来,势必俩人间的争斗,会更加剧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