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页

“长崎之战,我方火枪兵虽是结阵相待,接战之初又以火炮将对方前阵直接撵跑,后来敌方虽是大股步兵冲锋,却一直无法憾动我方阵线,敌方看似没有还手之力,其实却是不然。事情坏便坏在那些临时征调来的农夫身上,不但挡住了敌军精锐武士的路,而动辄后撤,冲乱队形。偶尔有小股武士冲到我方阵前,也迅即被撵走。若是敌方不要这些坏事的农夫,开始便以小旗武士以散乱队形冲锋,以精锐的太刀武士并火绳枪兵及弓箭手在后,与我方迅速接近,冲进我方阵内,那么我方阵线必然后退,虽然敌方仍是损失惨重,战未必胜,但我方必然亦是损失较重,不可能有此大胜。”

“为何呢?”,他自设一问,又自答道:“我方的枪兵阵地没有任何防护,一没有掩护的木栅垒墙,二没有壕沟屏障,平原做战,敌军若不是被火炮轰击的晕了头,怎么会冲不过来?是以长崎之胜,实在是侥幸!”

第一百三十五章 骑射(二)

江文瑨越说声音越大,激越道:“大人,行军打仗,一定要谋定而后动。三万多将士的性命交托在大人手上,大人虽然打了胜仗,却要忌志得意满,文瑨大胆,肯请大人一定要牢记此番的教训,将来做战,方可少一些错误。”

说罢长揖至地,就势跪下,低头道:“文瑨无状,面刺大人之过,请大人责罚。”

他是参军将军,直属张伟管辖,故而虽是长篇大论的当面指斥张伟,其余诸将却是谁也不便阻拦喝斥,各人都是铁青了脸,听他如此贬低长崎一战。此人心性高傲,又有一股迂气,除了当初跟随周全斌时建言参谋颇得器重,周全斌推荐给了张伟之外,与其余各卫诸系将军都没有什么交情,此时见张伟不露声色,除了几个老成的为他担心,到有大半人幸灾乐祸,指望张伟能好好教训一下这个狂妄无礼的书生将军。

“你说的很好,也很对。”

张伟于座中一跃而起,踱到江文瑨身边,慨然道:“其实你不说,我也准备得便召集都尉以上,直言当日我指挥之非,现下你说了,就把你适才的话汇编成册,详细列明得失,下发各人参阅。为将者,有错不怕,我就不信名将都是不打败仗的!更何况我还是打胜了的,说几句过错,怕怎的?江文瑨,你面刺我过,受赏!”

说罢向节堂外叫道:“来人,取我的刀来!”

因节堂内任何人不得带刀,张伟自幕府得到两把宝刀,喜爱非常,因命卫士随身而带,随时把玩。那两名提刀卫士听得张伟下令,便各自携刀而进,等候张伟命令。

张伟犹豫片刻,命道:“将那把村雨送给文瑨了!这是日本北条家的宝刀,锋利异常,却是少染鲜血。村正一刀夺了无数人的性命,仅是德川家康的祖父、父、长子都死于此刀之下,人称凶刀,还是我留了吧。文瑨文气过重,只怕是降服不住。”

江文瑨却哪管他送哪把刀,因知张伟甚爱这两把宝刀,此番他横下心来当面指斥张伟,原本存了罢职丢官的心,谁料张伟不但不责怪,反道大加赞赏,又要将心爱宝刀赐于他,心中激荡,泣声道:“大人,这宝刀是您心爱之物,文瑨一介书生入军参议,刀剑非我所爱,请大人留着自用。大人如此爱重文瑨,文瑨愧不敢当,唯愿大人奋击而起,文瑨赞襄左右,足慰平生。”

“唉,说的哪里话来!宝刀再好,也没有文瑨这般的人才更让我看重!”

亲手将江文瑨扶起,又笑道:“长峰,我赐你宝刀,也是想让你改改身上的文气,为将者不通兵书不晓文事,终究是一勇之夫,文气太足而武勇不足,也是不成的。还有,你虽然通晓兵事,这官场政治和民间琐事你了解甚少,太过偏狭了!”

他急步踱了几圈,下定决心道:“长峰,我本欲派遣文官去长崎为总督,主理官政事物,本已立定军机处某员,现下想来,还是让你过去。一来你是参军将军,军队系统本就熟悉,长崎那边治政,倚仗军队甚多,纯粹的文官怕是不成的。你过去,把军政大权都接过来,军事之余管理一下民政,将来若有战事再起,我再征召你回来,你意如何?”

江文瑨又跪下一叩首:“文瑨敢不从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