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页

“喔?贤弟却有什么苦衷,只要做大哥的能帮的上忙,尽管开口便是了。”

“那日我劝郑老大一意经营台湾,一则是为他好,二则也是为了自已。咱们原都是福建的贫民,在这海上走私捞钱,却是提着脑袋干买卖,哪一天在海上遇到风浪,或是被官兵捉了去,这一百多斤就是交待了。我娘子一直劝我及早脱身,过些平淡日子也强似提心吊胆。可是一日上了贼船,想脱身就难啦。现下就是我回去,官府也饶不了我。所以一心要劝郑老大经略台湾,将来官府招安,大家都有个出身。实在不行,也可以把台湾岛当成栖身之所,那里物产丰茂,地广人稀,咱们就是在那儿自立为王,却不强似成日漂迫海上?郑老大只顾这海上贸易本小利大,却不曾想过要为手下兄弟谋个将来退步,唉!”

张伟细听施琅诉完苦,心内暗笑:这施琅明知海上生意是暴利,却一心想让郑芝龙去垦荒种地,也不想想人家是否乐意,与虎谋皮不成,却在这儿抱怨,想来这便是他不善于人交流沟通所致,不过,此人的想法到与我不谋而同,能得台湾为基地,然后引民开发,这才是建功立业的基本,不然一直跟着郑芝龙,就算能混个富翁干干,终究也没劲的很。

展颜一笑,张伟劝道:“贤弟莫愁,郑老大现在生意做的风生水起,前一阵子还拜会了日本的幕府将军德川家康,得到了和日本人贸易的特权,你让他现在放手去屯田,那可不跟杀他一样。等将来他醒悟过来,咱们慢慢劝他不迟。”

施琅长叹一声,不再说话,和张伟喝完了闷酒,自去寻娘子睡觉去了。

第十一章 机遇(下)

张伟却离了席直奔大堂外的左偏厅,擦了把脸,就召来一个幼童,吩咐道:去,把周爷叫来。

那小厮领命而去,稍倾便带了一个年轻后生进来,看模样,不过十七八左右,那人进了偏厅门,先跪地向张伟请了个安,然后垂手侍立一旁。

张伟原本不习惯古人动辄下跪,不过入乡随俗,一时间到也改不了这数千年来的积习。

“全斌,让你去办的事情,如今怎样了?”

“回爷的话,全斌去武平后,已找到爷说要找的那个刘国轩,他年纪与全斌相仿,家中也是贫苦不堪,听说爷要用人,已随着全斌回澎湖。爷要见他,现在就可传见。”

“这事你办的甚好。回头从账房支十两银子。”

周全斌做了个揖,却不多话,只静等着张伟的吩咐。

张伟歪着头想了一下,记得这一年颜思齐病逝,郑芝龙至台湾接替颜思齐的龙头位置,将海船和得力之士迁至澎湖,后又至福建安海,却不知道这颜思齐现在的情形究竟如何,颜思齐之死,正是张伟占据台湾的良机。如若再迟一些,荷兰人在台湾的势力增强,事情可就难办了。

张伟细想了一下,荷兰人不久之后就会以台南为中心,将台湾本岛划为北部(台南以北),南部(台南以南),卑南(台东),淡水等四区,再过得两年,会与西班牙人打上一仗,现下他们人虽不多,只有数百士兵,十二艘大小不一的战船,不过东印度公司在爪哇却驻有数千人,数十艘战船,现下和他们正式冲突是万万不行的,唯有以民间垦荒之名,方能在荷人势力不到,或兴趣不浓之外落脚。

吩咐周全斌道:“全斌,你安排刘国轩住下,明日和你一起去台湾,我还有事,今日就先不见他了,等你们回来,再为他接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