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页

余渝被他笑得脸红,生硬地转移话题,“对了,那个,咳,我联系司和了,她说不来了……”

中考成绩出来了,司和考得不错。

按照往年一高的录取成绩来看,肯定能进。

余渝和廖初都挺高兴的,觉得那姑娘真是争气,就想让她来清江市玩一玩,放松一下。

结果司和谢绝了,说要留下挣学费。

省会的重点高中教学质量高,但是相关费花费也高。

高中就不是义务教育了,学费、住宿费、校服等等,再加上饮食,每年就要一两万,把小姑娘愁得够呛。

余渝打电话时,司和还哭了。

因为一高这边每年都有一百个尖子生名额,学杂费全免,但司和没挤进去,为此十分自责。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换做普通人家,能考上一高就够开心的了,哪儿有担心这么多的?

而且司和既要照顾弟弟妹妹,又要帮着刘院长他们干活,平时也不太舍得买教材、请家教,根本不能像其他同学那样全神贯注的学习。

能有这样的成绩,已经够难得了。

廖初就道:“不是说孩子们的学杂费都从基金里出?”

小丫头够操心的。

余渝点头,“说了,但她还是挺懊恼的。”

要是自己再努力一点,说不定就能省下好几万块钱呢。

院长刘妈妈也说,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更何况是没有血缘关系的哥哥们。

他们愿意给,是他们好心,但福利院却不能因此产生依赖感,觉得一切理所当然。

凡事靠自己,腰杆挺得也直。

中考刚结束那会儿,司和就开始捡瓶子、纸箱卖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