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页

祈安穿着一件黑色穿羽绒服,戴着毛线帽,一大早就带人调试机器和角度。

宋大爷和李老爷子来的比较早,见他们在外忙活,下意识停住脚步。

“给不给进?”

在廖记餐馆吃了好多天饭,祈安跟这些老顾客也都混熟了,见状,笑着抬手,“走您的,就跟没我们一样!”

越自然才越好呢。

两个大爷点点头,倒背着手溜溜哒哒进去了。

有工作人员就笑,“这两位老爷子心态够可以,眼神也利。”

他们都在这摆弄好几天了,一般人根本看不出开没开机的区别。

别人认不出来,祁安还认不出吗?

这两位可是当年赫赫有名的民乐大家。

如今虽然不爱出风头了,但毕竟地位摆在那里。

祈安瞅了他一眼,“人家在舞台上大放异彩的时候,你小子还没出生呢!还愣着干什么?镜头往前推呀!”

对注重仪式感的中国人来说,美好的一天,往往从早饭开始。

作为这附近唯一一家同时经营早中晚三餐的餐厅,廖记餐馆无疑具备极高的人气。

还没正式开门呢,就已经有人跺着脚,缩着脖子在外等候了。

寒冷的冬日排队,绝对是一件苦差事。

好多人便都跟前后左右的人聊天,打发时间。

原本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却在此刻成了同一战壕的战友。

真是奇妙的缘分。

偶尔有几个来的次数多了,相互间也认识,见了面就打个招呼。

聊聊昨晚的睡眠,说说今天的天气,再讲一嘴家长里短。

不知不觉,几十分钟就过去了。

镜头推近,祈安也跟着出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