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页

毕竟比起同名单上的其他几家,廖记餐馆的资历实在太浅,而掌门人似乎也太过年轻了。

作为老一辈艺术家,她自认早已脱离了衣食住行的束缚,可来了之后才发现,这里真的不一样。

“……这里有很浓的人情味,”戴小云看着店里低声谈笑的客人们,百感交集道,“这社会上好像有个不成文的规则,高消费往往与冷漠淡薄挂钩,这里真的很不一样。”

她几乎能从每一位食客身上,感受到由衷的幸福。

她从没想过一家能做出正宗开水白菜的餐馆里,会容纳这么多形形色色不同阶层的人。

在这里呼吸到的每一口空气,仿佛都带着不一样的故事。

所以她喜欢来这儿,因为演员就是要体味百种人生。

对面的芦笙好像隐约明白了什么。

来这里的每一天,戴老师都会让自己仔细观察每一位食客,每一位工作人员。

她说,那每一张脸后面都隐藏着一段不一样的人生,可能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跌宕起伏,轰轰烈烈;也可能是他们这些人到最后反而求之不得的宁静和恬淡。

以前的她不懂,可几天下来,好像确实感受到了一点老师们口中的烟火气。

“每个人都是烟火气孕育的孩子……”

哪怕不是电影爱好者,祈安的大名,廖初也是听过的。

那是一位在国内外都拥有相当知名度的导演,拍摄的每一部作品都会在省台甚至央视上星播放。

这样的橄榄枝对任何一家餐厅而言,都不亚于天上掉馅饼。

但他没有立刻答应。

“请问拍摄周期会多久?有没有详细的计划书?”

他需要对食客和这家餐厅负责。

芦笙诧异地睁大眼睛:

那可是祈安导演呀!

他的一个特写镜头就值得七成以上的演员打破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