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页

“年轻人爱做这个的不多啦,很了不起。阿姨这边没别的,空房子倒蛮多,回头物资放不过来,先拿去用!”

余渝笑着谢过,也没想着占便宜。

地段这么好,房子根本不愁出租。

给自己当仓库,真是浪费了。

所幸现在物资捐出去大半,剩下的,附房和客房的空间足够了。

他又问押金和租金的事。

赵阿姨摆摆手,“难得遇上做好事的孩子,又是小廖的朋友,要什么押金啦!”

两人当场签了合同,随时可以搬家。

等看完房子、签订合约,已经将近九点了。

余渝就想着去跟廖初打个招呼。

他到时,早上刚说了烤乳猪不好吃的阿姨竟又回来了。

“我左思右想,这事儿不能拖,就直接去找那小兔崽子了,”阿姨愤愤道,“小伙子,我问了,是在街西头一个巷子里,有一家做烤串的店,从那儿买的。”

廖初也没料到她效率这样高。

之前虽然闹得不太愉快,但阿姨一开始提醒别的客人确实是出于好意。

后来证实自己被儿子骗了之后,她也现场澄清、道歉,如今还死追着问出来源,也算帮了自己的大忙。

吱吱就说:“可是那边有不少烤串店呢,具体是哪家?”

中间有几天廖记餐馆不营业,她也去附近的美食街直播来着,对这一带还挺熟悉。

烧烤在中国人民心目中有着特殊的地位。

一到夏天,各色烤串店就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香飘万里。

随便哪条街上,少说也有三五家呢。

阿姨为难道:“我问了,他实在记不大清了,反正就是里头那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