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8页

※※※

六月中,长安。

大司马徐荣、丞相李玮接到圣旨后,即刻召集太常卿许靖、光禄勋卿张郃、卫尉卿杨凤、廷尉卿高览、大司农卿田豫、大鸿胪卿刘冥、将作大匠赵戬、司隶校尉张辽等大臣商议,连夜拟定了一份处理危机的准则。

六月十八,大司马徐荣出面,邀请伏完、许劭、杨奇、崔均、淳于嘉、王泽、司马防、赵温、周忠等门阀世家、大儒名士于麒麟殿议事,共商处理危机的具体办法。

目前行台和长安的最终目的都实现了,长公主彻底交还权柄,大将军不再承担辅弼之责,并以身体不适为把大将军之权还给了朝廷,这样一来长公主彻底退出朝堂,大将军把北疆武力交给了天子。不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李弘还要继续担任大将军一职,这既是权力平稳过度的需要,也是稳定军心的需要,更是为了镇制西北两疆和大漠。

大将军断然交出北疆武力,让朝堂上下都很吃惊,此刻大将军对汉祚的威胁虽然依旧存在,但这种威胁已经降到了最低,甚至比他当年主掌北疆军政大权的时候还要低,这不禁让朝堂上下如负释重,很多大臣鼓掌相庆,望天祷告。这是大汉之幸,是社稷之幸啊。

大将军为了社稷大业,毅然让步,一只脚已经退出朝堂,这个时候无论是天子,还是行台和长安的大臣们,对大将军所提的要求都能接受,即使他的要求非常过分,他们也能接受,但大将军的要求并不过分,相反,他竭尽全力维持朝堂各方利益,力图最大程度地稳定朝堂。

十几年来,武人逐步入朝,和士人共掌朝政,这是大将军最大的目标,现在他做到了。

十几年来,门阀士人互相争斗,屡屡两败俱伤,实力大损,这次更是连北疆系门阀士人都遭到了打击,士人在朝堂上失去了绝对优势,他们不得不承认武人和士人共掌朝政的事实,他们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维持这种平衡局面。

不过门阀士人并不为自己的前途担心,相反,随着社稷正在走向统一,他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今天的局面和两百年前的光武中兴非常相似。

回顾两百年前的光武中兴,当年的光武朝也是武人和士人共掌朝政,几十年后,军功阶层变成了门阀世家和富豪,他们代替了在战乱和中兴中被淘汰的王公权贵、高门大族和富豪,成为大汉中兴的中坚力量。当这些中坚力量为了维持自己的权势,维护自己的利益的时候,无论是大汉国策,还是国策的基础儒学,都逐渐发生了改变。

将来的大汉会不可避免地走上这条老路,这个规律已经被大汉四百年的历史验证了两次。

顺应潮流、与时俱进的门阀世家在这次惊心动魄的权力斗争中获得了胜利,他们接受了事实,愿意和武人、和军功阶层、和这些未来的门阀世家共掌朝政,而那些墨守陈规,拒绝和潮流共进的门阀世家则被无情地淘汰了。

历史需要这种淘汰,中兴大业需要这种淘汰,未来的大汉更需要这种淘汰,在这场残酷的生存大战中,胜利者最终将获得丰厚的回报。

※※※

伏完、许劭、杨奇、王泽、崔均等人在平衡各方利益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处置方案,并向朝廷做出承诺,以最大的力量帮助朝廷稳定社稷,支持小天子在最短时间内平定天下。

六月二十四,太傅刘和、尚书令田畴回到长安,他们带来了天子和行台的一些具体处置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