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4页

十四年过去了,李弘功勋更加显赫,而李弘的资历和声望也达到了顶点,他不但可以承载这份遗诏所赋予的权力,而且还能把它的威力发挥到极致。如今,李弘拥有遗诏所赋予的全部权柄,而且这个权柄和他手中的兵权完全结合,权势倾天。

李弘拥有这份权柄的前提是承载中兴社稷的重任,在这个大前提下,就算他竭尽全力扶持长公主和当今天子,不惜一切代价重建皇权威仪,也不过是他中兴社稷的重任之一,因此,只要李弘说社稷没有中兴,他就可以继续执掌国政,而长公主和天子也就无法在真正意义上拥有权柄。

现在回头去看看,这些年,李弘在朝堂上屡屡退让,但他的权势不但没有减损,反而越来越强大了,究其原因,就是因为随着他在朝堂上的退让,他的声望也在增加,他的声望越大,威信越大,号召力越大,随之而来的是这份遗诏所给予他的权力也越大。

试想一下,凭李弘现在的声望,凭皇权沦落的今天,凭天下动荡不安的形势,他即使没有官职,没有军队,对他的实力又有多大损失?他只要拿出这份遗诏,只要打出中兴社稷的旗号,只要登高一呼,还不是响者云集?

如何制约李玮的这个权柄?没有办法制约。社稷存亡,都在李弘的一念之间。

如何解除李弘的这个权柄?李弘死了,这个权柄就没了。或者李弘主动交还遗诏,把这个权柄还给天子。或者皇权强大,天子依靠强大的皇权强行剥夺李弘这个权柄。

李弘对大汉忠心耿耿,对权柄也不贪婪,他在朝堂上步步退让,把他强大的权柄巧妙地掩藏在兵权之下,这让很多文武大臣遗忘了这道遗诏,甚至直接忽略了这道遗诏所赋予他的权力,人们直觉地以为大将军的权柄都来自于他强悍的武力,来自于他的兵权,来自于他对军队的控制。

但有人却把目光一直牢牢盯在这道遗诏上,一直试图夺回李弘的权柄。

在这些人看来,袁绍矫诏承制,成为大汉最大的叛逆,曹操、刘备、田楷重建皇统,负隅顽抗,这些都是血淋淋的教训。相比董卓挟持天子,这种假借皇权祸乱天下的叛逆才真正的可怕。

如是,朝堂上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大将军总是退让,总是设法维护朝廷的威信、皇权的威信,而皇权则步步紧逼,朝廷更是上下齐心一致与其对抗,即使在大将军表示愿意交出兵权后,皇权和相权还是誓不罢休,继续进逼,其真正的原因就在于大将军即使交出了兵权,他还是继续拥有当今朝堂上最大的特权,也可以说是最大的权力。虽然这个权力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对社稷、对朝廷、对天子的的确确存在着巨大的威胁。

※※※

李弘愿意交出这道遗诏,愿意交出先帝赋予他的权力吗?他不愿意,非常不愿意。

当十四年前,他凭借着这道遗诏,带着十万大军南下威胁洛阳的时候,他已深切感受到了这道遗诏的威力。这是他最犀利的武器,是他安身立命的武器,是他保证天下稳定的武器,他需要这个武器,他和这个武器已经融为一体,不分彼此,谁都不能离开对方。

十四年来,他征伐天下,高举着“奉先帝遗诏匡扶社稷”的大旗,战无不胜。他可以任意选择皇统,任意调动军队,任意诛杀叛逆,任意处置官吏,即使违背了律法,他也可以凭借这道遗诏,凭借自己承载的使命,把律法踩在自己的脚下。

如果失去了这道遗诏,失去了无上的权柄,不再承载先帝赋予的重任,他就是朝堂上一名普通的公卿大员。

征伐天下的时候,他是“奉天子旨”,是天子授予他统帅大军的权力。他不能任意调动军队,否则形同谋逆,要诛杀九族。他无权任意处置叛逆,更无权任意处置官吏,他的所作所为要受到大汉律法的束缚,不能有丝毫的逾越。

拥有这道遗诏,和失去这道遗诏,大将军所拥有的权柄有天壤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