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1页

徐荣想了一下,轻轻叹了一口气,“西凉军最近可有什么动静?”

“西凉军一边帮助我们在渭水河上架设船桥,一边向郑县增兵,大有攻击华阴之势。”陈卫说道,“不过,最近杨凤大人接到一个并不确定的消息,说有人在长安城了看见了马超。”

徐荣略感吃惊,“斥候可曾在陈仓、郿城、槐里和丰、镐城一带发现西凉的增援铁骑?”

“我们的斥候到不了那么远。”陈卫摇摇头,“大人,如果这个消息可靠,韩遂极有可能从西凉调回了马超的军队,看样子他打算孤注一掷,要和我们誓死一搏了。”

徐荣沉默良久,对皇甫郦说道:“立即书告韩遂,说我马上要到关中,想见他一次。”

“大人,这个时候……”皇甫郦看看徐荣,担心地说道,“大人,我看还是算了吧。韩遂如果决意和我们翻脸,大人无论说什么,他都不会听的。”

“我知道。”徐荣说道,“关中这一仗不打也得打了。不过,我希望韩遂能主动进攻,这样我们就能控制战场的主动,可以按照我们的部署展开进攻。现在韩遂一直这样拖着,嘴里说归顺朝廷,手上却不见动静,我们很难办。”

徐荣站起来,走到悬挂在大帐一侧的地图边上,“如果我们和韩遂主动翻脸,渡过渭水河展开攻击,兵力上没有优势,胜负难料,但我们和韩遂如果一直这样僵持下去,就无法把袁绍的兵力牵制在关中,对中原战场非常不利,大将军攻占颖川的计策可能失败。失去了中原战场的策应,袁绍可以集中兵力支援关中,那我们这一仗就更难打了。”

“朝廷仔细核算过,到目前为止,朝廷的财赋最多可以支撑大军打三个月的仗,也就是说,到九月底,等不到十月秋收的时候,朝廷就没有粮食给我们了,因此,关中大战的时间只有三个月,三个月内我们必须占据关中,把韩遂赶回西凉,把袁绍打回关西。”

“这个时间显然太短了。”徐荣看看帐内诸将,举手拍了拍地图,慢慢说道:“因此,我们要想在三个月内全取关中,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一战决胜负,不给韩遂和袁绍任何还手的机会,一战把所有的问题全部解决掉。”

“现在,我们不但要逼着敌人尽快和我们决战,还要逼着他们主动渡河攻击。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首先要示弱,要让韩遂和袁绍对我们的兵力做出错误的判断,坚定他们的决心。其次,我们要在中原战场的配合下,不断向韩遂施压,逼着他尽快让出关中,迫使韩遂主动出击。”

“大人,我们用什么办法才能逼迫韩遂匆忙出击?”皇甫郦问道,“到目前为止,我们尚没有让韩遂立即交出关中的理由。”

“理由已经有了。”徐荣走回席上坐下,慢条斯理地说道,“朝廷打算在今年冬天以前,从河东、太原两郡向关中迁移三十万人口。”

众人均感意外。

“大人,朝廷真的已经决定了?”崔林惊讶地问道。

“崔大人很快就能接到圣旨。”徐荣说道,“朝廷急于迁移人口到关中的原因很多。河东和太原两地的人口膨胀越来越严重,人口迁移的越早,对缓解两地的危机越有利。其次,关中荒芜已久,如果能把人口尽快迁移到三辅,对恢复关中极为有利。关中恢复得越快,朝廷的财赋收入就越多,这既能支援西疆,缓解西疆的危机,也有利于大军攻击洛阳,迅速稳定京畿。另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

徐荣停顿了一下,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缓缓说道:“长公主有意定都长安,所以,长公主希望我们尽快打下关中,尽快迁移人口,尽快完成定都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