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8页

“袁绍已经被我们打得奄奄一息了,而九头鸟今年又几次出兵佯攻关西,把关西的淳于琼打得焦头烂额。”麴义毫不在意地说道,“现在打关中,袁谭得不到支援,败亡在即,没什么好担心,除非……”

李弘、张燕、贾诩等人同时看向麴义。

麴义似乎想到什么,犹豫了一下,“文约先生不会在这个时候和我们翻脸吧?”

随着麴义这句话,大帐内的轻松气氛突然凝重起来。从中平元年(公元184年)开始,边章、韩遂、北宫伯玉、李文侯等人乘着中原黄巾起事的时候崛起于西凉,至今已有十五年了。在这十五年里,边章、北宫伯玉、李文侯,以及后来被卷进西凉大军的王国、马腾等人先后死去,如今只剩下这个志向远大、才智超绝的文约先生独霸西陲。

自中平六年春,皇甫嵩将军在陈仓重创西凉军后,朝廷的大军便再也没有进入过西凉境内,而西凉便在文约先生的独自支撑下,保持稳定达十年之久,这和他出众的才智是密不可分的,但文约先生的远大志向,会不会让他在这个关键时刻,选择一条与众不同的路?一条在他看来可以让西凉长久保持稳定,可以让西凉百姓长久安居乐业的路?

麴义见李弘等人神情严肃,不禁大笑道:“大将军,我们和韩文约又不是头一次交手,他哪一次赢过我们?怕他什么?他要是敢翻脸,我们就打他,一直把他打到西海去,哈哈……”

李弘望着嚣张的麴义,轻轻一笑,“云天,当年是谁把你打得抱头鼠窜?你难道忘了?”

麴义笑容一僵,狠狠瞪了李弘一眼,“大将军,那是诈败,是诈败,后来韩文约不是掉到你到陷阱里,大败而归嘛。”

“哈哈……”玉石失声笑了起来。现在在座的北疆大将里,鲜于辅、玉石、颜良、樊篱、张郃、高览等人都是参加当年牧苑大战的人,想起十几年前的往事,众人无不感慨万分。这么多年了,还在和韩遂打打和和,西凉的事何时才能做个彻底的了断啊。

“云天,你认为这时候文约先生会和我们翻脸吗?”李弘郑重地问道。

麴义叹了一口气,“大将军,我们说到底,和韩遂是敌人,不是朋友。所谓的朋友,不过都是私交而已。私交再怎么好,即使是生死之交,但一旦牵扯到西凉利益,韩遂马上就会翻脸不认人。十几年了,韩遂不停地反叛,打败了他就受抚,他什么时候安份过?他的官一天比一天大,他在西凉的权势也一天比一天大,他怎么可能把自己的性命,把自己的西凉交给朝廷?他之所以投靠朝廷,目的不是为了大汉社稷,而是为了西凉,或者说的更难听一点,更透彻一点,他是为了自己。现在的西凉和他已经合而为一,不分彼此了。”

“中原大战,我们是赢了,但也耗尽了河北的财赋。大将军急于打洛阳,就象当初急于打中原一样,都想乘着叛逆们元气未复的时候给予他们致命一击,从而在最短时间内平定社稷。虽然这种办法有饮鸠止渴之嫌,但从中原大战的结果来看,这种办法还是可以接受的,即使河北将来要为此付出惨重代价,但相比连绵不绝的战火和饱受煎熬的苦难百姓,我们还是宁愿选择这种一鼓作气速战速决的攻击之策,但问题是,河北在拿下洛阳之前非常脆弱,一旦在洛阳战场上陷入持久大战,后果不堪设想。”

“袁绍不可能不知道这一点,而韩遂同样很清楚,他如果和袁绍联手,和我们翻脸,关中的问题就复杂了。”麴义指着自己的鼻子说道,“如果我是韩遂,我肯定会乘着中原大战结束河北和洛阳气喘吁吁之际,先行拿下关中,取得绝对优势,然后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把河北和洛阳玩弄于鼓掌之间。这样一来,你们谁都无法把我赶回西凉了,而占据关中,依托关中来稳定和发展西凉,一直是韩遂最大的心愿。”麴义看着神情苦闷的李弘,眯着眼睛问道,“大将军的心愿是中兴社稷,你如果有机会达成自己的心愿,你愿意白白放弃吗?”

李弘笑笑,摇摇头,转身对司马懿说道:“仲达,立即书告朝廷,请殿下和太尉大人密切关注西凉,并尽快派人到翼城面见韩遂。再给河东杨凤大人写一封信,请他时刻注意关中动向,只要关中稍有异常,则即刻出兵,不要有丝毫犹豫。”

“另外再书告尚书令李玮大人,中原大战已经进入尾声,胡骑也即将北返大漠,请他把粮草尽可能调拨到河东战场,准备关中大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