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4页

李二与李元兴站在皇宫之中的新大殿内,李二却没有感觉到自己这个大殿有什么特别之处,至少没有前隋那贴了几十斤黄金的宫殿感觉华丽。

倒是够大,气势也足。

“今天夜里,取消长安城的全部宵禁如何?”李元兴问李二。

李二不解:“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让长安令多收些税!”李元兴皮笑肉不笑的应了一句。

李二大笑:“能收多少税,五郎当真是在说笑话。”李元兴却没有笑,回头对高公公说了一句:“高公公,帮本王传话个话,就说本王请京兆尹带着长安令到新皇宫来,有件差事要辛苦他们一下。”

“殿下您尽管吩咐,可不敢说帮字!”高公公一边叫小太监去传话,一边低声给李元兴回话。

只是召见某人,李二没当回事。

“五郎,为兄看这宫门前的灯似乎没有原先书房的好。”李二看到了灯,这东西他见过,也用过。

李元兴笑着说道:“皇兄桌上放的那种小灯,玻璃的厚度只有一张纸那么厚。成品率极低,一个成品差不多要一百文钱。这种很容易制造,一个只不过五六文钱的本钱,而且一百个最多坏上一两个。”

李元兴说的新灯,那灯用武曌的话说,可以当罐头瓶子了。

可厚一些,作的大一些,抽气再充气就相对容易一些,不容易破。

什么功率之类的,李元兴没测试过,而且这也不是他的专业。

古代学艺是件非常难的事情,有机会学到高深的本事就代表着富足,大唐的工匠们很拼命,秦王府名下工坊到夜里就会有夜校,不仅是秦王府名下工坊的工匠会来,就是外面的人也都凑来听上一听。

有的人甚至跑上十里地,也风雨无阻的来听课。

“五郎呀,为兄的椅子你也不舍得用金子包上。你太小气了。”李二继续在挑着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