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2页

“恩!”李元兴点了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

再看那资料上写着,一千七百户,拥有水田三千一百亩,旱田六千六千亩。除了农业再无其余半点手工业,也没有什么特别的特产。也并无太多的过往客商。

在地图上又查看了一下,河北道的商人会在风凌度过黄河,或者直接去洛阳,要么经华州到长安来,并不需要再去这个县城,因为那里再无过黄河的好地段,如果绕道耀州这一带,也是不需要经过这个县的。

“一年税收,只有四千斗粮!”

看到这个数字,李元兴感觉到了一阵心寒,按一斗十文钱计算,这才是四万文钱,也就是四十贯钱。

四十贯钱够干什么?

就是这全年县中不吃不喝,四千斗粮也不够自己调动的修河军卒去干几天活的。

穷呀!看来这些州县的拒绝也并不是全无道理。

“派人去户部,本王要看过这三道各州县往年的税收情况。”李元兴说着,亲自写了一个文书,户部要查阅这样的资料不是谁都有资格去查的。李元兴也需要写下正式的文书留备案,然后由户部的相应小吏送来,在李元兴查看之后再收回。

绝对不允许抄录。

李元兴的文书写了一半,又改了。

“算了,告诉他们作好准备,本王明天去长安亲自查看。”

元春接过李元兴的文书,出去派人送信去了。

“先把这些资料都整理起来,本王明天查看过户部的资料之后,再作考虑。”

李元兴是人,不是神,他拥有的是后世的经验,知识。

但大唐这是一个庞大的国家,而且是百废待举的帝国,许多事情李元兴也认为自己是过于急躁了,看来是需要收拾心情,换一个角度重新开始的时候。

李丽苑的两个侍女将三道州县的资料整理的摆在架子上之后,李元兴从自己的桌下拿出一只非常漂亮的,铝合金外壳有密码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