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页

李丽苑问的是身份等阶的问题。

自从李元兴那工匠、军卒分等阶之后,大唐的各层面上的等阶分的更加的森严了。

秦王侧妃,与皇宫之中四妃相比,应该是低半等。比起才人之类,肯定是高了。但与九嫔相比,是高是低,却让李丽苑摸不清头脑。

崔莹莹擦了擦嘴后,不紧不慢的说道:“是咱们秦王身份高贵,我等才有高贵身份。普通的亲王自然是不如的,但我们至少与九嫔身份相当,甚至更高一些。面子上,摆成一样,却也是我们大度!”

别外两女也点头称是,她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身份会低。

次日,长安七成以上的报纸,但凡是与官家有所联系的都在头版头条以孝感动天为标题,请大儒、名士写了评。

以孝为题。

六皇子李愔少时顽劣,百善孝为先,纵然有些许顽劣,却是本心向善,可成大器也!

然后以大唐报这样的官方报纸发出公告,长安一百零八坊间,各坊选出至孝之人一名,孝德之人十名,朱雀门午时赐赏。

谁孝、谁不孝!

邻里之间自有公论,公认的孝子不用选,百姓们眼睛是雪亮了。大唐初年民风纯朴,还没有谁干出那种开着奔驰冒充穷苦之人领低保的事情。

“老槐街甲字十三号,胡家二郎,长兄从军后,照顾病瘫卧床老母八年整,老母依然健在,身无卧疮。大孝!长乐坊众老一致公推,长乐坊至孝第一人。以下,列出孝子、孝女、孝媳三十三人,请众邻里公推!”

一位七十多岁的老者,在自己所住的坊间大声的宣布着。

坊官站在一旁,这样的事情由坊间宿老来处理,远比他这个官方更合适。

而且宿老推荐,就算有什么偏失,百姓们也多会体谅。

披红、游街。

前面抬着的就是那个巨大的二百零二斤的南瓜,后面跟着的是九十七名至孝之人。一百零八坊,因为有几坊原是穷苦的贫民区,现在被李元兴给拆了。人都已经搬走,有的去了秦王长安县,也有的去了耀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