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页

“好好干,谁说高等级匠师全是老头子了,本王看好你。”李元兴说完,马原还没有反应过来,他爷爷老马工头就过来行大礼了:“谢殿下!”

李元兴伸手一扶:“老马,你要好好调养身体,这几日去老孙那里转转,让他给你把把脉!”

“谢殿下,谢……”已经快六十岁的二等匠师老马泣不成声。

郑和这时到了,李元兴没有理会他的礼节,而是问道:“贞观元年,一年你能出多少铁,多少钢,其中一等精钢有多少?”

“殿下,生铁二百万斤。精钢三十万斤,其中一等精钢二万斤!”

钢的杂质越少,强度越大,自然等级就越高。李元兴要求的一等精钢,也不就是勉强达到现代拖拉机大梁的标准,当然在大唐没有足够的检测能力之下,一等精钢被称为千炼精钢。

而二等钢被称为百炼钢。

三等钢就是粗钢了,打造几把菜刀还行,制作军用的刀具至少要二等钢。

生铁可铸不可锻,二百万斤生铁除了少许用铸造一些生铁件之外,就等于便于存放的钢材精原料。至少比起铁矿石实用多了,这一切都是因为大唐的工艺根本不可能只炼一次,就将铁矿石变成钢材。

“水泥?”李元兴又问道!

郑和一脸为难的表情,咬了咬牙:“殿下,七,八十万斤吧!”

李元兴回头看着郑和,可是把郑和吓坏了。因为李元兴的表情那是非常不满意呀。

怎么可能满意。

要知道后世现代随便一个小水泥厂就是一年三十万吨呀,这里才七八十万斤,能干什么?

“崔长史,着令卢承庆。钢五十万斤,一等精钢四万斤,生铁四百万斤。水泥一千万斤,至少。而且不要影响耀州的发展,有什么想法报于本王!”

第297章 耀州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