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页

为了给巴蜀茶商会撑面子,巴蜀几个有钱的商会会道也到了。

毕竟都是出自巴蜀,巴蜀的茶商会再穷,再是众商会中低层的,也不能让人欺负了。

说到欺负人,倒也不可能了。

在商会街,有秦王庄摆在那里,无理打压其他商会的行会,一定会被秦王庄处罚。

一小盘茶叶的原叶,只是简单的晒青之后的原叶就摆在桌上,四支巨烛照亮着。茶商会的人都是茶的专家,根本不用解释,也不用细看,那原叶是什么,心里都有数。

“万春银叶,这就是秦王殿下对此茶的点评。但之后看形,摇了摇头,很失望。品味再次摇头。鄙商行惭愧,先秦王殿下失望。更惭愧是,却是完全不理解秦王殿下的意思。”巴蜀茶商会的会首也从长安城赶了回来。

这位会首很是感觉惋惜,今日如果不是去长安办理合约备案以及出关手续,一定可以有机会面见秦王殿下的。

黄芽、石花、甘露、万春银叶、玉叶长春!

秦王殿下对这茶叶按照采摘时间的五种区分,而且秦王殿下只看过一眼,就知道此茶的产地,生长环境,所以说这五个区分绝对不是随口胡说的。

“某,有武夷乌龙!皇宫贡茶。”南越茶商会的会首激动的站了起来。

“坐下!”长安茶商会会首冷喝一声:“不要忘记,殿下是微服私访。你敢去秦王庄求见,你的理由是什么?”

“难道就这么等吗?”南越茶商会的会首喘着粗气:“某不是眼红巴蜀茶商,秦王庄仙茶某荣幸喝过一杯。某认定,那就是我们南越的茶,茶叶肯定是出自南越,某大概还能分出,有可能来自那座山上!”

这些话,放在只是来看看,给同为巴蜀人的几个富有商会听到,有些不可思议。

但茶商们却完全相信。

无论茶如何制,那原叶的味道根本水土,温度,湿度都会有所不同。精研茶道几十人的老茶商,能品尝出某片茶叶大概出自那个地方,并不是什么神奇的事情。

南越茶商向长安城方向一礼:“某商会送贡茶入宫,圣上赏赐一杯仙茶。某大喜,别说是茶汁不敢有半滴浪费,就是茶叶某都精心收藏着。之后,赐茶的那位公公感谢某送了一份好茶给他,私下告诉了某一件事情!”

说到这里,南越茶商闭嘴了,有时候一句话可以顶千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