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页

对yann方面,有了这样的赞助,他的作品就能达到完美效果,自然高兴。

而对画廊那边,有了这一批设备之后,也能更多地吸引专业画者来此,肯定也不会反对。

yann跟她隔着桌子郑重握手,“合作愉快。”

“现在说这个还太早了些,”凤鸣说,“我这里还有另外一份合同,”她向后招了招手,强哥就悄无声息的将一份文件递上,“我很喜欢你的作品,也觉得跟我们四月份要发售的新产品有共通之处,如果可以的话,希望你可以帮忙做一个机体外观设计。”

凤氏产品的外观其实没有毛病,但问题在于如今消费群体逐步扩大,需求也更多地呈现出个性多样化,但凤氏集团的设计部却还是那几个人,还是那一套理念,导致这两年市场上已经逐渐出现了对外观不满的声音。

这就是个看脸的时代,虽然残酷,但就是事实。

同样一款产品,哪怕性能略差,可只要外观出色,总有那么些不算太理智的消费者毅然决然的下单。

凤氏产品的性能无可挑剔,输在区区一个壳子上实在冤枉,他们必须与时俱进。

之前的招聘上,凤鸣一口气将外观设计部的人数扩大了三分之一,但却依旧没找到一个合心意的美工……

yann脸上露出笑容,“是我的荣幸。”

哪怕仍有许多传统做派的画家鄙视艺术商业化,但这俨然已经是个不可逆的大趋势,而许多运作成功的实例也证明,只要操作得当,完全可以实现双赢!

又有钱拿,又能让更多的人了解自己的作品,何乐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