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第 73 章

宁芝定睛望过去,只见那人看着也就十四五岁,但因为个子高,倒是比实际年龄大了许多。脸上还有着隐约的熟悉。

她迟疑了一下,那人就已经到了她跟前,道:“小姑,我是小明啊,你忘了我了吗?”

小明,宁芝哥哥的儿子,全名叫宁启明,因为他出生的时候,正好是启明星升起的时候,她哥说给全家一个希望,就叫启明吧。

她眼前一亮,上下地打量着眼前的少年,还别说,少年的五官分明就是她哥和嫂子的综合体。

她在侄子四岁的时候就离开了上海,现在已经过去了十年,侄子已经十四岁了。

可不就是眼前的少年吗?

宁芝顿时热泪盈眶:“真是启明啊,都长这么大了,小姑都快认不出你了。”

姑侄二人抱在一起哭了起来。

侄子小的时候,宁芝最疼他,手里有点儿钱,就会给侄子买吃的。

那个时候侄子小小的,糯糯的,会跟在她的屁股后面喊着“姑姑”。后来她下乡的通知下来了,侄子还拉着她的手道:“姑姑,别走,等小明长大了,养姑姑。”

那个时候宁芝只是如现在这样地,抱着他直掉眼泪。她说:“姑姑不得不去,如果姑姑不去,就无法在这个地方生存,连你爸爸妈妈都会受到责罚,还会被当了逃兵批|斗。”

那个时候的宁启明不知道□□是什么,后来长大了一些就明白了。像他们这样成分的家庭,是没有尊严与公平可言的,能够活下去就已经很好了。

姑侄二人说了一阵,就拉着宁启明向自己丈夫走去,对侄子道:“启明,这是你姑父。”

宁启明一看,这不是刚才差点被他撞到的叔叔嘛。顿时脸一红,扭扭捏捏道:“姑父,刚才对不起,我出来的急,差点给撞上了,你没事吧?”

顾明华倒不是那种被撞到了就生气的人,何况这是妻子娘家的侄子,他就更不可能生气了,急忙说没事,又道:“你刚才是怎么了?”

大院里吵架的声音,他们在外面都听到了,是宁启明跟人吵上了?

一说这个,宁启明就生气:“还不是我们家邻居的干大娘,八婆一样的人,我只不过是上学的时候,揪了她孙子的错处,她就说要举报我,要告我。”

宁芝蹙眉:“你揪着他什么错处了?”

宁启明道:“那干小子调戏人家女学生,被我看到了,我就上前说了他两句,他就说我是黑五类,说耍流氓的人分明就是我,还要让人家姑娘承认就是被我流氓的。”

越想就越生气。

宁芝问:“那个姑娘不会恩将仇报吧?”

宁启明却道:“那个女学生就一口咬定是我干的,那干小子说如果我敢去举报他,他就举报耍流氓的人是我。我气不过,就把那人给举报了。”

宁芝担心:“那对方会不会反咬你一口?”

如今有些事情,都非常的疯狂,如果那个人真的反咬一口,以宁家的成分,真的有可能被对方反咬上。

宁启明低下了头,因为姑姑说得是对的。

但是如果这次他度栽了,那么下次呢?那人已经记恨上他了,下次肯定会想办法坑他的。”

但是很快他用力地捏住了手指:“这个世道,也不是真的黑暗无理的。诬告被查出来,是会坐牢的。我并没有诬告,那个女学生总不能就眼看着恩人被人诬告,而不站出来吧?”

宁芝叹了一声,侄子还是太年轻了,年轻气盛的,没有想过这个世界的黑暗。

也想不到人心的险恶。

那个女学生既然当场说调戏她的是启明,那么到时候肯定会坚持着反咬到底的。

那个耍流氓的人家,肯定成分清白,家里肯定也有点关系,否则不敢这样肆无忌惮的。

她无法想象,如果他们没有过来的话,那将会是怎样的后果?

宁芝不知道的是,原书里确实也有这样一个情节。

那个时候宁芝因为生孩子难产了,而顾明华那会还没有被认回顾家去,宁家那边出事0340;时候,他什么忙也帮不上。

还是他自己回忆的时候,书里才描述了这个情节。当时的宁启明也如现在这样,气不过就去举报了,结果被那家人反咬,也被那个受害者的女学生反咬,他就被抓进了牢里了,先是判了几年。后来八几年的时候,国家正好打|黑,然后宁启明的案子又被翻了出来,然后判了他枪毙。

就这么一条鲜活的生命,就死在了莫须有的罪名中。

顾宁宁想起这一节的时候,望向这位表哥。

书中爸爸被认回去的时候,曾经去找过宁家,但是那个时候宁启明已经被枪毙了。

顾宁宁想,宁启明的案子被重新翻出来,而且是在判刑之后的几年被翻出来,如果中间没有人做手段,她是绝对不相信的。

只有听说表现好减刑的,却从来没有出现过已经判刑了,却还要再重新把案子翻出来再判一次,还是直接死刑的。

这里绝对是人为的。

宁芝道:“以后不要再冲动了,如果你出事了,你爸妈怎么办?难道让你爸妈白发人送黑发人吗?”

宁启明也想到了个中结果,他道:“我当时就是受不了,那些人骂得有多难听,还去我家里骂,还说要把我爸妈的工作搅黄了,还要抓我去牢里。”

宁家如今就是风雨中的浮萍,一不小心就会被风雨给撕破了。

如果他们以他的事情,想要爸妈的工作,那宁家怎么办?

本来就是那些人不对。

这时顾明华道:“咱们先回家里去,什么事都好商量,宁家不会出事的。”

总不能一直站在外面,说这些事情。

宁芝这才想起来,他们家现在也不是一穷二白什么都不是,哪怕这事顾家不会出面,那也不会任由别人这样欺负,冤枉了宁家。

她道:“对对,我们先回家,回家说去。

很快,宁芝他们就进了大院。

那个跟宁启明吵架的人,一个长着三角眼的老太太,从鼻子里哼出一个音:“哼!”

“真是,还叫来了帮手?真以为叫来了帮手,我们就怕了?一个资本家的小赤佬,横什么横!”

宁芝却是深深地看了她一眼,这个老太太她并不认识。

那应该就是在她下乡之后才搬过来的,否则那些老邻居们,是能够认出她来的。哪怕十年不见,她也长开了,但是五官就放在那里,还是有人能够认出来的。

她刚刚想完,就有人认出了她:“这不是芝芝吗?你回来了?”

宁芝望过去,是她家原来的老邻居吴奶奶。吴奶奶以前跟她妈妈关系好,后来她妈妈去世后,吴奶奶还曾经照顾过一段时间他们兄妹。

她笑道:“吴奶奶,我过来探亲呢。”

吴奶奶道:“我以为你从乡下回来了。”

但是一想,就知道不可能。当年的宁芝是作为知青下乡的,这边如果没有接受单位,那么她是回不来的。

但是宁芝原来的工作,是给了自己的嫂子的,那就是没有工作了,又怎么可能会有接收单位呢?

“没有,我还在乡下,这次就是过来看看我哥嫂。吴奶奶你忙,我等见完哥嫂之后,再过来正式拜访你。

吴奶奶却笑道:“我这不急,你是该去见你哥嫂了,你哥哥嫂子还没有去下班。”

这边的服装厂,上午下班时间是十二点,下午的下班时间是六半,宁芝他们过来的时间有点儿早,宁家两口子,可能还没有下班呢。

宁芝也想到了这点,才故意晚点过来的,但是没想到还是早了些。

她道:“没事,我等一会就行了。”

也是正好遇上了侄子了。本来她打算先过来,然后让人去厂里叫一下哥嫂。

宁启明已经开了门进去了。

宁芝打量了一番家里的一切,家里的一切还如十年前她下乡的时候差不多。

墙上糊着报纸当墙纸,还有几张的海报,是一号首长接待外宾的海报。

还有二号首长和三号首长的。

最下面还有一条当年父亲把服装厂捐给政府时的照顾。

看着这些,宁芝觉得分外的亲切。特别是那些海报,当年是他父母一点一点粘上去的,那都是历史,也算是宁家的护身符。

一开始这个护身符确实有用,但后来随着运动的起来,小将们翻东西可没这些顾虑。

后来也是这些海报,才让他们没有被当场抓下。

但是有些东西还是变质了,工作也由轻松工作换成了如今累死累活的染布工作,而且听小启明的意思,连这个工作都可能丢了。

这让宁芝越发的觉得,当时哥哥写的那封信,绝对是有内情的。

如今的宁家都过得那么艰难了,哥哥当时写的那封信里却只字不提。

只说家里一切都好,还说大伯母那边派人过去,给他和嫂子换了一个轻松的工作。

分明就是没有。

当时大伯母可都跟她说了,她当时是拖了同事,看能不能帮宁家哥嫂换一份工作。但当时还没有正式办呢,哥嫂那边就写过来信了。

还准确地说了大伯和大伯母,当时宁芝就有些奇怪了。

跟顾明华说的时候,顾明华也说这里有问题。

特别是一起到了省城之后,得知事情真相的时候,就更加地肯定,这里面是有什么问题。

这也是这次他们趁着顾明华的假期还在的时候,就过来的原因。

他们是害怕,如果他们没有过来,宁家那边是不是就发生什么事了,而他们却不知道。

宁启明已经帮姑姑姑父倒水了,还有两个跟过来的警卫员。

当然宁启明并不知道这两位是警卫员,两人都穿着便装,那是看不出军人身份的,只是觉得这两位哥哥的身姿特别的挺拔,走路的气质也特别的好。

宁芝就问宁启明:“启明,你跟姑姑说说,这些年你们是怎么过来的?”

宁启明也给自己泡了杯茶,家里没有茶叶了,他用的是妈妈去野外采的野菊花,特别的香,喝着也特别的好喝。

听到姑姑的问话,宁启明突然就沉默了。

他也不知道应该怎么跟姑姑说。

在见到姑姑眼里全是期待,他张了张嘴,最后道:“这些年,家里一直都过得非常的艰难。”

其实,何止是艰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