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页

蔡安闻言愕然,但立刻醒悟到了蔡攸的用意,慌忙躬身答应便奔去准备。尽管蔡京致仕之前,蔡攸曾经几乎日日前去探望,但自从蔡京致仕之后,这两父子已经很久没有往来了。如今蔡攸再次登门,其目的不问自知,乃是前去向父亲求援的。然而,这临时抱佛脚,究竟会有怎样的作用?

闻听蔡攸求见,蔡京不由得连连冷笑,但最后却还是没有把人拒之于门外。最近京城各色各样的流言他听了不少,而朝堂之中的人事变动亦不可能瞒过他的耳朵,因此,自己这个昔日爱重的长子究竟陷入了什么样的窘境,他心中确实有数。

“爹,我今日……”

“不用说了,你的意思我明白。”蔡京完全无视旁边咬牙切齿的老三蔡絛,泰然自若地反问道,“到了这个时候,你总算是记起我这个父亲了?你又怎么肯定,我这个致仕的老不死还有这样的能耐?再说了,如今你已经赫然自立门户,祸福全都靠自己,我似乎帮不了你吧?”

这一字一句的话落入蔡攸耳中,自然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然而,蔡攸别的能耐也许普通,但要说对付蔡京的本事,世上却无人能出乎其右。他脸色丝毫不变地承受了这些讥嘲,看也不看旁边蔡絛阴冷的目光,而是恭恭敬敬地低下头道:“爹,以前的事情我自然知道是我错了,但今次只怕是爹你不出面亦不行。不瞒爹你说,赵鼎这一次弹劾我的罪名只怕是非同小可,除了和代州马案有涉之外,还有一条罪名是私通魏王耶律淳。爹如今只是致仕,要复出不过是天子官家的一道旨意而已。但是,倘若我坐实了这条罪名……”

尽管蔡攸没有说下去,但蔡絛当即色变,就连蔡京的脸上亦情不自禁地痉挛了一下。用这种赤裸裸的方式威胁自己这个父亲,他这个儿子果然可以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第三十章 慧眼识破瞒天计

也不知是有好事者泄密还是有人故意为之,总而言之,前些时候仅仅止步于谣言的赵鼎弹劾蔡攸一事,终于被人用正式的小册子印了出来,上头那些罪状让胆子最大的人也看得触目惊心。甚至有人信誓旦旦地说,倘若确实,只要一条就足以让蔡攸万劫不复。就连朝廷官员也暗地派人去买了来看,自然同样是心惊肉跳。

几家欢喜几家忧,对于这样的行径,赵佶自然是大发雷霆。毕竟,在他这个天子将奏折留中的时候,偏偏发生泄密这种事,他不免怎么想怎么觉得其中有名堂,最后干脆命人将童贯唤了来,狠狠地将一本小册子摔在了他的面前。

“这是什么东西?”

童贯当然知道这是什么,事实上,当他听说街头巷尾尽是这种小册子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阴谋!不过,他还是悄悄买了一本藏着,然后便义正词严地通知了开封府查禁,只是这种事情又岂是一时半刻就能够解决的,闹到最后,也不过是雷声大雨点小而已。

然而,此时此刻天子官家如此疾言厉色地质问下来,他势必不能用那些难处来虚言搪塞。心思微微一转,他便毕恭毕敬地躬身答道:“圣上容禀,此事臣早已经会同开封府查过,收缴的册子不下数百份,但若是仅仅归罪于小民,只恐怕让事情更加难测。不瞒圣上说,臣最开始怀疑的人乃是赵元镇,但是详加调查之后,却证明并非他所为。”

这最后一句话无疑正中赵佶心怀,因为他也确实在怀疑整件事情是否阴谋。尽管召见了赵鼎,赵鼎也确实拿出了一些不容置疑的证据,但真的彻查下去,着实会变成一场牵连甚广的大祸。所以,在最初的惊怒过后,他已经在考虑如何将事情的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之内,却没想到一转眼就会发生这样的勾当。

他对于童贯自然是放心的,这是很自然的事,毕竟,童贯虽然是阉宦,但立身还算持正,不但没有恃宠而骄,更没有把什么乱七八糟的侄子往朝堂上举荐。他也曾经听说过蔡攸和童贯走得近,但皇城司查证下来,证明童贯并不是在攀附权贵,这也使得他愈加放心。所以,对于童贯做出的判断,他已经信了八成。

“以赵元镇心性,确实不致于干出这样的事情。”赵佶微微点了点头,随即便用一种不确定的语气问道,“那你认为此事为何人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