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页

侯蒙起初还有些犹豫,听到最后,却不得不承认阮大猷想得更周到,遂不再坚持。很快,政事堂便用印明发了旨意——以郑居中安抚河北,行整军及修葺堡垒城防之事;以户部度支郎中钟昌为河北东路河北西路都转运使,负责钱粮转运及与契丹贩马交易之事,苏元老为安抚司参议,兼提举河北东路河北西路常平使事。

一时间,河北东路河北西路忙成一片。

第十三章 本是金枝玉叶女

镜中是一张毫无瑕疵的脸,眉如青黛,唇若红朱,眼波流转间传递出无尽风情。

然而,此时此刻,耶律燕看着镜子中的那个人儿,却恨不得将手中的茶杯狠狠砸过去。她到这宋国的东京城已经快有十几天了,可事情非但没有任何进展,然而让她陷入了困境。

虽说顶着庆安长公主的名号,但是,她却不是耶律延禧的亲妹妹,更确切地说,她只是耶律延禧的堂妹,只是很早便被道宗皇帝养在皇宫中。当年道宗晚年期间,因为得知了耶律乙辛暗害太子的真相,因而性情变得无比暴虐,宫中不少人都因为担心触怒他而惶惶难安,唯有那时不到十岁的她游刃有余,不但获得了道宗皇帝的疼爱,而且还成功博得了耶律延禧的亲情。也正因为如此,在耶律延禧即位之后,她作为长公主享尽了荣华富贵,以至于年满十八都尚未嫁人。

然而,一切的好日子都在耶律延禧坠马后无影无踪。她是宗室女流,皇家的事根本轮不到她插手,而自打两位太后临朝称制以后,她更是举步维艰,不因为别的,而是因为她有一个好叔叔——魏王耶律淳在南京虎视眈眈,试问两位太后怎么会容得下她?

所以,当有消息说,朝廷有意将她许配给大宋天子,用来缓和两国之间的关系时,她的心中并没有任何的沉重,反而是大松了一口气。对于自己的相貌才情,她相当有信心,甚至在她心目中,即使是以北国才女而著称的仁和太后萧瑟瑟,也未必及得上她。可是,就当她做好了一切准备的时候,耶律余睹突然带来了一个消息——宋国拒绝了联姻的要求!

这无疑给了她当头一棒!耶律淳自称皇太叔,甚至将北府宰相常哥拒之于门外,这样一来,她在上京城之中更是举步维艰,徒有大长公主的名号,却什么都做不了。也正因为这样,她总算说动了耳根子软的仁靖太后,亲自来到了这大宋南朝的都城。可只有到了这里她才明白,比起辽国上京来,这里的规矩森严不是她可以想象的,休说是看到大宋天子,便是要见到一个寻常的高官便难以企及。若是再这样下去,她迟早得沦为别人的笑柄。

可是,她又怎么甘心就这样回去上京?没有一个坚实的靠山,那些上京的贵人公子又该用什么眼光来看她这么一个失势的公主?恐怕就是娶回家中也逃不了一世孤寂,所以,她一定要在这里再碰碰机会。

“公主!”

听到这声叫唤,她缓缓放下了茶盏,然后便转过身来。见是自己往日最宠爱的侍女兰珠,她那层伪装立刻褪去得无影无踪。兰珠早已过了婚嫁的年龄,又是汉人,因此,并不像她以前身边的那些契丹侍女那样,一心一意只想找一个契丹贵族作为一生的依靠。也只有矢志不嫁人的兰珠,才是真正得她信任的心腹。

她用一种隐含着深深企冀的声调问道:“外边有什么消息么?”

“没有。”兰珠不动声色地打量着耶律燕,见她一瞬间仿佛就像斗败了似的公鸡,不由在心底暗叹了一声。耶律燕的所思所想,她自然是一清二楚,只是这个公主徒有一腔心思,心计之类却着实有限。否则耶律燕也不可能看不出来,这一次之所以能够顺利从辽国进入中原,仁和太后萧瑟瑟在背后用了很大的力气。

只是,对方既然不知道,自己也没有必要予以点穿,这辈子还能回到中原,已经是她这个汉人的莫大幸运了。兰珠轻轻地拢紧了袖子中的双手,上前一步低声道:“公主,如今东京城里没有几个人,恐怕难以保护您的安全。若是为了大事计,您也不宜留在这里太久。刚刚……”她犹豫片刻,最后决定还是实话实说,“外头刚刚报说,似乎有人在这里附近窥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