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页

听吕氏这么说,英娘便顺势把话题岔开了去。不过,女人家的话题向来就只有这么几个,她们不好学那些年轻的媳妇那般说什么胭脂香粉,最后便说到了哪家姬妾过于骄纵,哪家主妇难以立威,个个都流露出自己治家有方的语气。

见她们自吹自擂,吕氏不禁轻蔑地一笑。她在家里向来是如同菩萨一般不好管事的,所以才会是长子蔡攸揽过大权,但是,要说任事不知,她也白当了这个主妇。尊卑有别,要是身为大妇去和姬妾一争短长,那这大把岁数岂不是活到了狗身上?

见旁边的英娘也微微蹙起了眉头,她便挪动了一下身子靠了过去。不管怎么说,蔡高两家人中间都有着一层姻亲关系,打断骨头连着筋,和一般的盟友关系自然没法比。其他贵妇还在那里唠叨着如何管教家中姬妾,而他们两家却已经有了三个诰命,哪里是那些人可以比拟的?

“英娘,听说你这次回来先去见的王皇后?”

听到耳边这个低沉的声音,英娘登时转过了头,见是吕氏,她便含笑点了点头。因为高傑的缘故,她便比吕氏矮了一辈,以往走动得也相当频繁。见这句话问得蹊跷,她便低声问道:“吕姨说得不错,只不过,这都是应有之义,难不成有什么不妥?”

“原本是没有什么不妥,皇后是六宫之主母仪天下,你既然是为了家里小辈的婚事回来,自然应该先去拜见。”吕氏原本以为英娘知道此中关节,见她神情不似有假,顿时明白对方也许尚未想到那一层,便把丈夫对自己说过的话点了出来,“最近这些时日,圣上常常把京兆郡王带在身边,甚至还领着他见了外臣。须知圣上如今尚未立太子,这一举动的意义,便是不言自明了!”

英娘久别京城,一时间没有想得这么深入,此时不免脸色微变。对于宫中的事,她和伊容一向都是分头行事,所以对于郑贵妃和王淑妃那里,她走动得自然就少。如今王皇后郑贵妃王淑妃都有一子,倘若真的立太子……

想到这里,她连忙欠身道谢:“多谢吕姨提点,我改日一定代伊容去拜会郑贵妃和王淑妃!”赵佶突然亲近京兆郡王赵桓她也曾经听高俅提起,只是两人一直认为是赵佶对王皇后有所愧疚,并不以为赵佶会这么快立太子。只是,吕氏都已经这么提点了,难道真的是事出有因?

一下午的时间很快便在一群贵妇的闲侃中过去了,自吕氏开始,一个个诰命便纷纷起身告辞,脸上俱有掩不住的得色。今日的事情只要传出去,她们在自己那个小圈子里就会更加水涨船高,若是运气足够好,那些带回去的消息说不定能够让自己丈夫的位子挪动一下。见英娘和阮夫人李氏依旧在那里说话,她们都不以为意,毕竟,谁都知道阮大猷算是高俅在京城的铁杆死党。

见旁人都走光了,李氏便命人前来清理房间,自己却和英娘并肩走到了雪地里。“妹妹,那一日崇政殿中的争执确实是针尖对麦芒,我家相公回来之后脸色都是白的。何相公虽然是蔡相公的人,但往日在政事堂一向不显山不露水,却不料想会这样和刘相公针锋相对。”说到这里,她忍不住打了个寒颤,却不知道是被这寒风冻的还是想到了当日的情景,“总而言之,我家相公说,圣上决不会放弃西北,高相公尽可放心,只是这朝局如何却难说得很。”

英娘心知这都是阮大猷通过李氏的口通风报信,当下便一一应了,但随后便想到了另一件事。“李姐姐,既然赵相公和刘相公都建议止息西北之兵,那么,为何台谏那里就没有动静?”

“听说台谏那里被压住了,其实就连陈谏议也认为西北连年动兵劳民伤财,朝廷应该为万民考虑,不可好大喜功。”李氏对于这些大事原本就不懂,话从嘴里说出来便很有些生涩,此时不免歉意地一笑道,“这些事我也说不好,他有一封信让我转交给妹妹,说是要紧的话都在里头。”

“那我便代我家相公谢谢了!”英娘连忙道谢,两人便又扯了几句别的。

突然,李氏猛地想到另一件事,立刻停下了脚步:“话说我今日也邀了阿娴,她怎么没来?”

英娘这才想到刚刚一直觉得不对劲的是什么,确实,她当初和李氏定名单的时候便写了严均的夫人霍娴的帖子,谁知她竟没有来。由于今日的客人太多,两人一时昏头,居然把此事忘得一干二净。想到这里,英娘连忙问道:“我记得早先阿娴便很少在外面走动,如今还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