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页

日南郡原本有五县,除了郡治西卷之外,还有象林、比景、朱吾、卢容,象林现在已经自立为林邑国,日南郡只剩下四县,总共一万五千三百四十二户,七万六千九百五十一人,按说,也就是相当于吴县一县而已,可是他盘点了仓库才发现,日南郡的库房比吴县只强不弱——库房里有三十二万石粮,这是今年刚收上来的田赋,算起来已经比吴县略强一些,而粮之外,钱的数量更是超乎孙绍的想象,足足有两千多万钱,比吴县要多出三成,孙绍开始以为是黎景巧立名目,横征暴敛,原本还想做点大快人心的事情,可是后来把相关的人员叫来一问,才知道这些钱虽然多,可是却大多来路正当。之所以这些钱远超孙绍预期,是因为日南的特殊地理位置造成的——这些钱绝大部分是商税。

日南郡是从夷商进入交州的第一站,所以从此经过的夷商都要按船只大小和货物的价值交税,这是日南郡的一个重要经济来源,而另一方面,西卷还是日南郡和扶南国之间的交易通道的东起点,沿着西卷城南的东河西行不过五六十里,穿过一道大约十余里的峡谷,就可以越过长山,进入扶南国的境内。这是一条已经通行了上百年的商道,据说沿着这条商道,可以一直向西,经过大大小小上百个小国,一直到达大海。扶南国及其属国要想获得外面的货物,要么沿着这条商路向东到西卷,要么沿着这条商路向西,而在可能的情况下,他们都会选择向东到西,原因很简单,这里不仅可以和夷商交易,还可以和大量的汉商做交易,从大汉来的各种货物比起夷货来,不仅实用,而且价格相对低廉,更容易被那些大大小小的国王接受。

如此一来,这条商路就给西卷带来了滚滚的财源。日南郡虽然人口不多,但是评良心说,黎景倒也不是那种刮地皮的贪官,甚至可以说,除了勾结林邑国这桩罪之外,他没有其它的劣迹。

那么年入两千多万钱是什么概念呢?可以有一个数字来说明一下,大汉国在桓灵之际,人口大概是六千多万人,一年的国库收入大概是八十亿钱,也就是说,日南虽然只有不到全国八百分之一的人口,但是却有四百分之一的国库收入,远远高于平均水平,要注意的是,日南郡地处偏僻,地广人稀,远不是兖冀豫青那样人烟稠密的中原大州。

这就叫山高皇帝远,谁能想到远在大汉最远端的日南会有如此诱人的财政收入?

“可惜了黎景这么一个人才。”虞翻叹惜了一声,随即问道:“将军准备怎么安排?”

孙绍犹豫了一下:“这次交州平定,步府君已经控制了六郡,按说,我也应该捞点实惠的,日南倒是个好地方。不过,崔谦杀了那个林邑国的太子区楚,林邑国的区连大概不会轻易低头,林邑地方不大,实力有限,我倒不是很担心,但是林邑据说是扶南的属国,扶南大大小小的上百个属国,扶南国会不会起兵扰边?日南地势狭长,仅凭我们手中的这点兵力,可不容易守啊。”

虞翻抚着胡须点了点头:“将军担心的有道理,这里的地形我们也不熟悉,如果留下来,短期之内我们大概要承受不少压力。这不仅是林邑、扶南带来的压力,还有步骘和至尊带来的压力。将军已经要了朱崖,他们会不会再把日南交给将军?”

孙绍点点头,可是他又有些舍不得,日南看起来偏僻,可是每年两千金的收入,三十万石的粮食,对他来说还是很有吸引力的。更何况他还有一个野心,就是希望沿着这条商道长驱直入,一直向西,直到印度洋。在他模糊的印象中,扶南国所在的位置大概相当于日后的泰国一带,如果能占了这块地方,那不仅他有了立足之地,而且可以毋须从马六甲海峡西行,可以省下好长的一段路程。

但是虞翻担心的未必没有道理,且不说扶南国的情况他们现在不熟悉,日南的地形条件和他们熟悉的江东也有很大区别,就说步骘和孙权恐怕也不会让他这么安稳的得到日南。步骘现在已经接收了合浦、交阯和九真,这几个郡的商税收入不会比日南差,那步骘应该很容易就猜想到日南的实际收入,他能容易自己把这一块肥肉吞到嘴里吗?

这是个好地方,可是眼下自己的实力还不足以占住这个地方,有必要再忍一段时间,等实力更强的时候,再来抢占这块地方,现在还是应该给步骘再下个套。

“那好,我们就把这里的情况通报给步府君。”孙绍很快做出了决断,“虞先生,你抓紧时间,把仓里的存粮带走,如果我们的船不够的话,就去征用商船。如果先生预测得不错,那么江东很快就要和中原大战,这些粮食会有大用的。”

虞翻含笑不语,孙绍的话半真半假,最后那几句话更是虚伪得很。他才不相信孙绍会这么好心,把这三十万石的稻米交给孙权呢,他十有八九要自己截留下来,以备不虞之需。不过这些话大家知道就行了,没有必要点明。虞翻对孙权也失望得很,要不然他不会答应让自己的两个儿子都到孙绍手下做事。

“将军,既然商税这么可观,那不妨多吸引一些商人以后直接前往朱崖啊。”虞翻转着眼珠,不去声色的说道:“有了这么商税,那朱崖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成为一个新的大市。”

“有道理。”孙绍连连点头,“这件事就交给先生处理吧。另外还请先生看看,如何向步府君行文为好,我们做了这么多事,也该再讨点赏啊,要不手下的士卒又该不满了。”

虞翻心领神会,连声笑道:“当得当得,这件事就包在我身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