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页

刘晔略作思索,点头笑道:“殿下好计,如此一来,我军的辎重运输都要方便许多了。”他犹豫了片刻,又说道:“只是这几天水势渐涨,我军的劣势越来越明显,纵有霹雳车相助,恐怕也很难取得现在的优势了。”

“能取得这样的战果,已经不错了。”曹操不以为然,“不要给他们喘息的机会,要打得他们没时间停下来思量对策。让元让安排人去伐木,去采石,能打一天,就打一天。”他看了刘晔一眼,有些遗憾的说道:“这次不能犹豫,以免重蹈汉中故事。子扬,现在想想,当时没听你的,还是胆子太小了。”

刘晔心领神会。曹操说的汉中故事,指的就是当年拿下汉中之后,没有趁势取巴蜀,结果错失良机,被刘备在益州站稳了脚根。曹操当着他的面说这句话,等于承认了错误,给了他足够的面子,他当然也要给曹操留几分面子。“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殿下当时未取巴蜀,也是从全局出发,未尝为错。”

“嘿嘿嘿,子扬何必替孤遮羞,错便是错了。”曹操无奈的摇头,沉默了片刻,又转过头对杨修道:“孙绍到了何处?”

“按照时日计算,应该快到交州了。”

“唉——”曹操长叹一声,脸色有些黯然,语义双关的说道:“祸在萧墙之内,果然啊。”

杨修沉默不语。

“丞相,江东请降的使者来了。”辛毗快步走进来,轻声说道。

曹操一听,顿时眼神一闪,变得精神起来,他含笑看着同样面带喜色的刘晔和杨修,哈哈一笑:“孙仲谋果然支撑不住了。”

“贺喜殿下。”刘晔和杨修异口同声的说道。

“让使者进来。”曹操直起了腰,挥挥手,霸气十足。时间不长,徐详恭敬的走进大帐,低头行礼:“车骑将军府校尉徐详,奉车骑将军命,拜见丞相大人,魏王殿下。”

“车骑将军?”曹操哼了一声:“孙权和刘备自相表任,朝庭什么时候承认过了?”

徐详不卑不亢:“表的确是上了的,只是盗贼横行,中原不宁,恐怕陛下未收到表章也是可能的。自从董卓之乱以来,这样的事情屡见不鲜,我家将军只是依例行事罢了。”

“依例行事,你依的什么例啊?”曹操一甩手,不屑一顾:“孤奉天子之命,率王师征讨不服,先服者赏,后服者诛,焉有他途?”

徐详一声不吭,面色沉静的等曹操说完了,这才笑道:“天下大乱,诸侯四起,忠臣志士,无不含泪以报效国家。丞相大人起兵讨董,东征西讨,平定中原,位至丞相,爵至魏王,诚天下所望。我家将军承父兄遗志,为汉家镇守江东,从中平以来,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疏忽,爵以赏功,位以赏能,以我家将军之功能,为一车骑将军,又有何不可?”

徐详这番话说得柔中带刚,先用话堵住了曹操的嘴,你能当魏王,我家将军为什么不能当车骑将军?大家都不是什么好人,不要拿这些提不上嘴的理由来说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