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页

“殿下恕罪,下官虽已查到了些实情,却并未能拿获真凶,是下官失职了,此处有详情公函在,恳请殿下过目。”

感受到李显身上传来的浓浓煞气,刘祎之虽早就有了心理准备,可还是被强大的威压生生逼出了一头的冷汗,自不敢再多犹豫,紧赶着从宽大的衣袖中取出了一份公函以及一份已蒙了黄绢的折子,双手高举过了头顶,语气卑谦地回答道。

“递上来!”

李显并没有伸手去接刘祎之手中的两份文件,而是冰冷无比地死盯了刘祎之好一阵子,直看得刘祎之毛骨悚然地冷汗狂涌不已之后,这才不动声色地一挥手,自有侍候在侧的高邈疾步走上前去,接过了刘祎之手中的文件,转呈到了李显面前的几子上。

李显不紧不慢地先拿起了公函,随意地翻了翻,见上头的案情通报已是将现场的所有疑点全都指向了子虚乌有的“吐蕃刺客”,毫无疑问,刘祎之已是对此案进行了掩饰与修饰,从文函里已再无法看出一丝一毫与英王府有关联的线索,很显然,刘祎之已是彻底放弃了此案的调查,而这本就在李显的预料之中,却也并不怎么放在心上,在李显看来,就算刘祎之坚持要查,那也断然查不到任何有价值的东西,哪怕是查到了,李显也不在意,大不了连同刘祎之一并处理掉也就是了,故此,那份所谓的案情公函李显也就只是随意地浏览了一下,便置之不理了,转而将注意力集中在了那份奏折上。

服罪表奏?嗯哼,算这小子识趣!飞快地将奏本过了一番之后,见其上刘祎之已是将此案的发生乃是侦破不利的罪责全都担了下来不说,还自请降职,明言无力担当兰州刺史之重责,请求退而为一县之县令,言辞灼灼,显然是彻底放弃了在河西与李显抗衡到底的打算,只求能在河西有一立足之地,而这与李显对其的安排并无太大的差别——河西于李显来说,自是容不得有他人分一杯羹,但李显却并不介意各方派些无足轻重的钉子来监视,只要不妨碍李显的施政,不管是哪方势力,爱如何监视便如何监视去好了,左右有些秘密原本就保持不了多久,丑媳妇总归有见公婆的那一天,至于最核心机密么,就凭朝中这帮子政敌的能耐,李显压根儿就不担心有失密之虞。

“刘大人既已知错,孤自不好再多加责怪,此事便这么了了也好,只是案子终归是案子,一日不结,孤也无法向朝廷交待,至于该如何行事,刘大人看着办好了,只需在新任刺史履任前收了尾,也算是了了桩事由罢。”

刘祎之已做出了退让的选择,李显自是不会再赶尽杀绝,这便放缓了下脸色,语气平淡地吩咐了一声道。

“是,下官遵命!”

明知道李显这是故意在逼自己结假案,从而握住自己的把柄,可人在屋檐下,却也容不得刘祎之不低头,没奈何,也只能是捏着鼻子应承了下来。

“嗯,那便好,刘大人事忙,孤便不多留尔了,道乏罢。”

尽管刘祎之已是认了栽,可毕竟没有投向自己一方,李显自也懒得跟其多套近乎,神情漠然地挥了下手,便将其打发了出去。

“是,下官告辞。”

刘祎之是一秒钟都不想在李显面前多留,这一听李显下了逐客令,自是不愿再多耽搁,紧赶着躬身请了辞,匆匆便离开了英王府。

“来人,请张先生即刻到书房一行!”

李显没有去理会刘祎之的辞行,而是默默地端坐着不动,眉宇间并无太多的轻松之色,只因李显很清楚刘祎之虽已认了输,可整合河西的目的却并不能说是完成了,只因真正的决定因素并不在刘祎之处,而在朝廷里的交锋,而这,对于远在河西的李显来说,却是有着不少的难以掌控之因素,若不小心谋划了去,难保不阴沟里翻了船去,有鉴于此,李显自是不敢轻忽了去,沉吟了好一阵子之后,提高声调断喝了一嗓子,自有高邈急匆匆地应诺而去,不数刻,张柬之便已到了书房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