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1页

曹操的嘴角撇了撇,他不怎么相信天意这句话,就如当初袁绍以那句“瞻乌爰止,于谁之屋”作为袁家起兵的天意证明一样,他也不相信董昭现在的话。老天真要有眼,当初审配放火的时候为什么不下雨?如今袁隗已经投降,袁绍穷途末路,即使不下这场雨,袁绍也没什么生路,难道老天也是见风驶舵的,见袁家实力不济,就开始抛弃袁家了?

不过,他也清楚,他可以不信,不代表其他人不信。相反,信天命的人很多,不管他是大儒还是白丁,不管他是贫穷还是富有,不管他是睿智还是愚笨,相信天命的人总是绝大多数。

“公仁,公台,你们说,天意究竟在哪里?”曹操回到帐前,董昭连忙递上一顶自己的斗笠。曹操接过来,戴在头上,一边挤着衣服上的水,一边看似很随意的问道:“天意,是在洛阳,还是在江陵?”

陈宫愣了一下,一时没反应过来,董昭却应声答道:“将军,天意即民意,民意在洛阳,天意便在洛阳。民意在江陵,天意即在江陵。”

曹操吸了一口气,过了片刻,又缓缓的吐出来,点了点头,迈步进帐。

第666章 羡慕妒嫉恨

正如董昭所料,大雨下了半夜,第二天清晨,云住雨收,灿烂的阳光照常从东方升起,普照大地。天气睛朗,碧蓝的天空飘浮着几朵如丝絮般的白云,一切都显得那么祥和。

济水两岸却变了模样,原本只有五十步宽的济水现在足足有两百宽,浑浊的河水卷着枯枝乱草,汹涌东流。文丑架设的十座浮桥早就没了踪影,两岸的袁军大营大部分都淹没在水中,水还不算很深,只到膝盖,袁军士卒站在水中,四顾茫然。昨天夜里一场大雨,引发了恐慌,不少人发了狂,在大营里乱喊乱叫,大砍大杀,死了很多人。现在,那些尸体有的被冲走了,有的还在营中,被水泡得发白,血水还在不断的流出,将灰黄的河水染成了暗红。

河水给袁军带来了灾难,却也带来了一些福利,断粮的袁军士卒惊喜的发现他们的帐篷上居然有青蛙,水里偶尔也能看到几条蛇,折腾了一夜,粒米未进,已经饥肠漉漉的他们顿时欣喜起来,纷纷四处寻找。填饱肚子,然后才有体力考虑别的事情。

至少有三万袁军已经过了河,不过现在北岸的袁军大营中却没有这么多人,很多人在昨天夜里的啸营中失踪了,也有人趁着昨天的大雨和夜色逃跑了,现在只剩下三分之一,稀稀拉拉的站在水中,眼神呆滞,行动迟缓,无助的看着眼前的一切。

他们没有船,又失去了浮桥,想回到南岸是根本不可能的事。饿着肚子站在浑浊的水中,无数蚂蝗和其他虫子隐身其中,将给他们的生命带来莫大的隐患。营地里随处可见丢落的武器,谁也不知道下一步会不会踩上一口刀,或者被一柄矛戳伤。

在短暂的考虑之后,袁军将领张南决定向曹操投降。他们放下武器,只求走出这充满杀机的水面,只求一口食物。曹操早有准备,他把俘虏分批关押,严加看守。虽然他的粮食也不宽裕,但他还是给每个士卒一碗稀粥,以免他们绝望而奋起反抗。

济水南岸,大营同样遭受了暴雨的侵袭,不过因为没有敌人在侧,他们可以搬到高地上立脚,所以情况远没有北岸那么残酷,幸存的人也远比北岸多,情绪相对来说也稳定些。袁绍的大旗立在一个高坡之上,被淋了一夜的雨,大旗又湿又重,根本无法飘起来,死气沉沉的挂在旗杆上。

袁绍没有露面,大营里一片死寂。相对于北岸一片热闹的曹营来说,一个是天堂,一个是地狱。

审配裹着一件脏兮兮的毯子,无力的倚坐在辎重车上,看着北岸排着队走进曹营的袁军士卒,面无表情。上次一场暴雨将他从曹仁的马蹄下救了出来,这次一场暴雨将袁绍的大军冲走一半,老天究竟是在帮袁绍还是在害袁绍?抑或者,他是公平起见,帮一次袁绍,再帮一次曹操?抑或者真的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不管是袁还是曹,甚至于眼前的这无数生命,在他的眼里都和那些草木没什么区别?

“叔叔,现在我们该怎么办?”审荣紧张的看看四周,压低了声音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