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2页

朱儁不为所动,静静的听着,过了一会儿:“将军,今天只是试探,一旦对方全面攻击,我们兵力不足弱势就会显现出来了,到时候肯定会被袁绍发现弱点。”

“朱长史不骄不躁,难怪段公说你是一个名将,可惜运气不太好。”刘修轻声笑了起来,拍拍大腿道:“不过,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的,朱长史要有耐心。”

朱儁无奈的笑了笑,低下了头。他今年已经快四十岁了,人生已经走过了一半,要说没有建功立业的心思,谁也不会相信。可是正如段颎所说,他的运气不怎么好。打黄巾的时候,他屡建战功,眼看着就要步步高升,可没曾想袁家反了,袁术成了逆贼,他的功劳也跟着付之东流。他不愿意附从袁家,就回到了洛阳,结果被宋丰冷落了大半年,直到段颎掌兵,才把他辟为太尉府长史。跟着段颎在关东打了几年仗,虽然大家都很努力,可是毕竟实力不如袁家,这些年也没什么拿得出手的战功,这一晃四五年就过去了。

四五年,他还多少四五年可过?看看眼前这位骠骑将军,人家刚刚而立之年,就是国之重将了。

看着朱儁有些落寞的神情,刘修大致能猜得出他此刻的心思。朱儁学问不错,但他不是那种死读书的儒者,相反很重视经世济用。他是会稽人,却没有江南人的那种秀气,相反生得高大壮实,乍一看,更像个北方人,而且性子刚直,有些宁折不弯的味道。这也是光武帝养士百年的结果,当然也可以说是远古遗风。这年头的汉人不管是不是读书人,血液中的勇敢豪迈还在,远非后世那种懦弱的模样。

刘修等了一会,又问道:“以你的经验看,袁绍大概什么时候会发动总攻?”

朱儁收回有些茫然的眼光,打起了精神,“根据今天战场之上的形势分析,应该还有一天,大概后天,他应该会发起全面进攻。”

“如果他发起全面攻击,你能撑多长时间?”

“两到三天。”朱儁胸有成竹的答道:“洧水太窄了,能起的作用毕竟有限。”

刘修摩挲着手指,斟酌了片刻:“两到三天就够了。那我如果给你五千人,你能在这里守两天吗?”

“没问题。”朱儁精神一振,挺直了身子。

“只要你能挡住两天就行,两天后,你可以放弃洧水防线,退入新汲县城。”刘修收起了笑容,严肃的说道:“但是,新汲不能丢。”

朱儁眉头一紧,沉思片刻,随即沉声应道:“请将军放心,我一定能把新汲守住。”

“好,我相信你能做到。”刘修冲着刘修使了个眼色,刘和起身,走到帐外,对站在帐门内里的孙策道:“去将你父亲请来。”

孙策应了一声,快步出了营。时间不长,在营外等候的孙坚匆匆地赶了过来,向刘修行了礼,又向朱儁行礼。孙家虽然是吴郡人,但富春和朱儁的老家上虞隔得并不算远,算得上乡党,不过朱儁不太看得起孙坚,一是因为孙坚出身寒门,又不读书,二来孙坚曾经附从袁术,在朱儁的眼里,袁术就是叛逆。

“我让文台配合你。”刘修轻声道:“你为主将,文台是副将。我离开之后,这里的战事就全权由你指挥。”他给刘和使了一个眼色,刘和起身走到惊愕的朱儁面前,双手奉上一只千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