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5页

轰走了甘宁,刘修在屋里来回转了两圈,越想越不爽。刘表上了个表,连错都不认,天子就准了?这分明是不想让我插手荆州的事嘛。好啊,那老子就陪你们玩玩,我正好要花时间来整顿益州呢,让刘表一个人打去吧。

“来人,把郭军谋请来。”

郭嘉很快来了,听了刘修的话,郭嘉皱了皱眉:“将军,你功高震主了。”

刘修眨眨眼睛,苦笑道:“不仅功高震主,而且有功不能赏。”

“那将军……是想进还是想退呢?”郭嘉笑眯眯的看着刘修。

刘修沉默片刻:“我还能退吗?”

“不能。”郭嘉应声答道,“既然如此,那将军就深植根基,静以待变。我相信用不了多久,天子就不得不再次请将军出手。毕竟,曹兖州要想同时对付袁家两兄弟,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君子见机而作,非其时也,则化虫,蜇伏于九地之下,遇其时也,则化龙,翱翔九天之上。”

第501章 榜样的力量

刘修非常同意郭嘉的意见,刘焉为什么会败得这么惨?不是刘焉无能,实际上刘焉基本上猜到了他可能走的每一步,如果不是采纳了郭嘉的这步险棋,他现在还在关中遥望汉中,寸步难行。他采纳了郭嘉的计策,潜行至巴郡,再入广汉,直到进成都,遇到的最大阻力并不是来自刘焉,而是贾龙。贾龙在洛水被擒之后,成都实际上已经对他敞开了大门。

为什么能成功?就是因为益州的人对刘焉还没有认同感,他们根本没兴趣为刘焉卖命,他们选择的是利益,而在这方面,刘焉更是一败涂地,没有任何和他竞争的资本。

不仅益州人没有站在刘焉这一边,就连跟着刘焉来到益州的外乡人,在这场不平等的较量中都采取了比较冷漠的态度,与刘焉关系最亲密的吴家为什么会像司徒雷登一样留在成都不走?说到底,还是利益问题,与道义无关。

当然了,刘焉本来也没什么道义可言,但是如果刘焉不是这么急着露出反意,而是在益州经营数年,笼络住了益州的人心,到了那时候,他再想进入益州恐怕就没这么容易了。

是刘焉的急进给了他一个机会,一个占领益州的机会,而这正是贾诩对他说的话。

现在他占了益州,但益州还不是他的,益州还是益州人的益州,他需要时间消化这个胜利果实。怎么消化?就是把益州人捆到自己的战车上。怎么捆?当然还是利益。

“朝廷拜刘表为镇南将军,让他与将军一起攻击袁术,这分明有制衡将军的意思。将军立下大功,朝廷却没有赏赐,这无论如何都不能服众。”郭嘉接着说道:“既然如此,将军可以趁胜在益州安排人手,把益州纳入车骑将军府体系,如此一来,大汉半壁江山,尽在将军之手,将来一旦有诏,将军居高临下,可以一鼓而胜。”

郭嘉把他的意见讲了一下,基本上和阎忠的凉州对大同小异。由此可见,英雄所见略同这句话绝对不是什么空话,争天下,更多的是大势,而大势是摆在明面上的,大家争的是阳谋,而不是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