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页

吕布给刘修准备了接风宴,然后在席间提出要陪刘修去巡边,他的理由是鲜卑人虽然已经被打残了,可是最近不太平,经常有小冲突,刘修只带一千亲卫太少了,我吕布给你做部曲将,护送你去北海,说起来,自从在姑衍山大战之后,已经有几年没到草原上去了。

刘修也不推辞,不过要去北海至少要等到新年以后,他先要利用这段时间把北疆巡视一遍,天子给他持节巡边的任务,他总要意思一下,他自己也要看看北疆的情况,鲜卑人是不是安份,会不会趁着中原大乱的时候重新崛起,乌桓人是不是听话,和袁绍有勾结的人究竟有多少,最重要的是,他要和左将军公孙瓒通个气,看看公孙瓒在接下来的混乱中有什么意向,能够合作到什么程度。同时还要拜访一下卢植父子,卢敏虽然只是一个上谷太守,可是他手里控制着上谷乌桓,一旦全部集结,至少能集结五六千乌桓突骑,这可是一支不能轻视的力量。

新年要到了,刘修在吕布的陪同下,带着新年犒赏来到了光禄城,护鲜卑中郎将徐晃出城相迎。光禄城经过几年的修缮,如今高大坚固,分成内外两城,外城墙高三丈,内城墙高五丈,内城是衙城,是驻军的地方,外城是百姓和往来的商人住的地方,如今草原上虽然和连和慕容风打得热闹,但却没有人敢轻易来边境骚扰,胡市已经成了胡汉之间最紧密的联系,从草上来的人,大多会选择在光禄城歇歇脚,有的汉商为了收到更便宜的货,更愿意远到受降城来和胡商进行交易。

刘修站在城墙上,看着日见繁荣的光禄城,赞了一声:“公明,你这几年辛苦了。”

徐晃的脸色黝黑,两颊还有些红,那是多年被北风吹出来的,人显得有些老,看起来像过了四十岁的人,其实他还没到三十岁。不过人很结实,也很精神,双目湛然有神,想来这几年在光禄城在忙于军务之暇,自身的修炼也没落下,境界比起夏侯渊等人不遑多让。

“辛苦一点是应该的,为将者,不就是保境安民嘛。”徐晃笑道:“有生之年,能为大汉守住边疆,护住并州的安全,不让鲜卑人的踏入并州一步,我就算是再辛苦,也值得了。”

刘修笑了,徐晃是河东人,中原一旦有事,草原上的游牧民族随时可能进逼中原,马蹄所及之处,深入河东、京畿,徐晃守住了光禄城,就是守住了并州,更是守住了河东。从这一点上来说,他也算是保卫家园。

“话虽如此,北边苦寒,也不是那么容易呆的。”刘修拍拍冰冷的城墙:“将士们可还有什么怨言,该回家过年的,有没有放回去?”

“轮休过年的,大部分已经回去了,还有一部分将士如今已经在这里安了家,他们根本不用离开。”徐晃指了指东南角的一处住宅区道:“那里是军属集中地,将士们都住在那里,紧靠着胡市,他们大多数在胡市里都有摊位,经营一些商品买卖,有些人已经成了坐贾了,生意做得挺大。”

刘修点点头。这些他都知道,北方生活艰苦,为了能让将士们安心在这里戍边,他让曹洪把一部分利润让给了光禄城的将士,让他们有钱置地建房,讨上老婆,生孩子,人有恒产,才有恒心,有了家,他们才能安心在这里住下去。有了人,才可以有开边,他们垦荒不用交税,主要是供自己吃,自己吃不完的,还可以以市价卖给官府,虽然数量有限,但这里产一石粮,就相当于少从内地运十石粮,积少成多,数量还是很可观的。

从他一路见到的情况来看,光禄城的人心是稳定的,将士们训练得很刻苦,虽然只有两千多人,但是这两千人全是步骑皆擅的精兵,徐晃练兵的水平很高,城墙上防备设施也很齐全,刚才他特地查看了一下安置在角楼里的守城弩,弩擦得一尘不染,上了油,用布罩着,绞盘也非常灵活,随时可以上弦上箭,进入战斗状态。操弩的将士动作熟练,射击技术也非常高,他们当场给刘修演示了一下,射出十枝箭,二百步外的射点半径不过两步。

“鲜卑人情况怎么样?”

“他们啊,狗咬狗,一嘴毛。”徐晃难得的笑了,“凌中平昨天刚送回来一个消息,和连又在给慕容风挖坑了。他把槐纵的儿子魁头抓了来,逼着慕容风到弹汗山向他低头,要不然就杀了魁头,让槐纵绝后。”

刘修撇了撇嘴,这鲜卑人还真是奇怪,居然拿自己兄长的遗孤来要挟一个外人。这也是慕容风咎由自取,谁让他非要拿槐纵出来说事,以槐纵的部将自居呢。

要借人的势,必然就要有所付出。历史上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开始的时候占尽了便宜,可是后来也成了他篡位的最大阻碍,为此,他和荀彧等人翻脸,又镇压了好几起叛乱,临死也没敢跨出那一步,反倒便宜了刘备。汉献帝明明没死,刘备却为汉献帝发丧,然后自已称帝了。

“慕容风还有还手的能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