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页

“那好,我们且不说皇嫡子,我们说皇长子。”刘修忍不住的想笑:“皇长子是陛下与何贵人所生,那没有问题吧?”

“没有问题。皇长子与他们的血都是相融的。”

“那陛下与何贵人的血相融吗?”刘修应声问道。

袁徽张口正要回答,忽然愣住了,肿胀的眼睛突然用力睁开,眼神惊愕。皇长子的血与天子相融,又与何皇后相融,那么天子和何皇后的血也应该相融,可是如果他们相融,就说明他们也有血脉关系,但这肯定是不可能的,否则他们就成了乱伦。

“这……”袁徽惊愕莫名:“你……你就是这么肯定这验血术是骗术的?”

“是啊,并不复杂吧?”刘修摊摊手:“你现在是不是也觉得这非常简单。”

袁徽惊得说不出话来,的确非常简单,这个道理简单得是个孩子都能明白,可是为什么当时她就被骗住了,深信不疑。不仅是他,之前的袁绍、袁隗,之后的天子,都没有发现这个其实并不复杂的问题,他们对玄阳子的道术深信不疑,叹为观止,却没有人想到这么简单的问题。一个人疏忽也许是疏忽,可是这么多的都疏忽了,那其中必然有问题。

“你现在还觉得玄阳子是我派的吗?”刘修冷笑一声:“你应该知道的,我对这些道术一向不怎么放在眼里,所谓的道术,我也持存疑的态度,不肯轻信,是你们自己急于害人,乱了方寸,不反省自己,却还要臆想什么圈套。要说中了圈套,也是你们中了那个什么玄阳子的圈套,而不是我的圈套。”

袁徽一时还没从震惊中回过神来,她想不通为什么这么简单的道理她却没有发现,而且那么多人都没有发现。其实这也不能怪他们,他们对道术的接受程度要比刘修高,玄阳子所说的理论和他们的认识相符,又当着他们的面表演,一切都很正常,他们自然就相信了,有几个人会报着怀疑的态度去分析,去发现其中的逻辑矛盾?

儒家经典里有讲逻辑的吗?

说到底,这是整个知识阶层的思维盲点,并不仅仅是袁徽,能像刘修这样考虑问题的,不是没有,但绝对不多。权谋更是一种博弈,而不是逻辑,所以并不是你谋略很精擅,就能考虑得很严密。事实上,滴骨法和合血法在后世流传了几百年,一直到文化昌明的二十一世纪还有人深信不疑,并不是这种方法真的多么高明,只是绝大多数人想问题都不会理性的去思索。君不见那些热播电视剧中滴血认亲横行?

“将军,我犯下如此低劣的错误,败得心服口服。”袁徽忽然拜了一拜,又苦笑道:“不仅我袁家不是你的对手,天下人都不是你的对手。将军,最后的胜利者一定是你。”

“你又错了。”刘修摇摇头,站了起来,拍拍衣襟,准备离开,又接着说道:“最后胜利的只有公义。天子行公义,那胜利的就是天子,天子不行公义,袁家行公义,那胜利的就是袁家,如果你们都不行公义,那么总有一个人来行公义,或许是我,或许是其他人,反正总有那么一个人。天下从不缺英雄,没有袁家,没有我,也总会有另外一个人。”

“公义?”袁徽冷笑一声:“什么是公义?”

“公义,就是天下人的共同利益。”刘修一字一句的说道:“大汉有百姓六千万口,世家才多少人?天下世家能有总人口的一成吗?没有!可是天下世家霸占了多少财富?说是七成八成不为过吧?你袁家一顿饭,就能供一家五口活一年,你们觉得你们是国家柱石,我却以你们是国家蛀虫。读几本死书,会几句子曰诗云就高人一等?你们说黄巾是蚁贼,是蛾贼,不管是蚁还是蛾,都微不足道,可是我实话对你说,不仅是张角要杀你们,我也要杀你们,天子也要杀你们,因为不杀你们,你们就会吞掉整个大汉,然后吞掉自己。蚁虽小,蛾虽弱,聚成群,亦足以震荡天下。前有赤眉绿林,今有黄巾,你们这些读书人,难道就不知道以史为鉴?”

刘修说完,一甩袖子,转身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