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页

“卫将军?”同伴吃了一惊,也放下了担子,从脖子上取下衣服擦了擦脸,踮起脚尖看了看只剩下一点点黑影的骑兵队伍:“你是说,你刚才看到了卫将军?”

“可不是。”那汉子兴奋的一拍大手:“他还向我行礼呢。”

“我呸!”同伴咄了他一口唾沫,翻了个白眼:“卫将军是何等尊贵的人物,能向你一个匹夫行礼?你在新丰还算有点名气,可是和卫将军比,你连个蝼蚁都不是。要是热晕了头,就到旁边树阴里歇歇,不要挡着老子干活。”

“哈,你懂个甚。”那汉子重新挑起担子,一边和同伴拌着嘴,一边向前走去,心里却在暗自思索,刚才卫将军的眼睛好象有些不太对劲,仿佛是流了泪,不知道是遇到了什么事,让这位叱咤风云的年轻将军如此激动?

沿途的百姓看着这一队卷起旌旗沉默而行的精锐甲士,一个个莫名其妙,却也没有想得太多。刘修他们就像一阵风掠过湖面,吹起一阵涟漪,又慢慢的消散,只在那个叫鲍文才的汉子心里激荡了很久。他一边挑着担子,一边看着已经看不到的骑兵,心里已经暗暗的做了决定。

收完麦子就投军去!跟着这位卫将军征战,一定是一件很值的事。

到达长安,刘修径直去了他的幕府,荀彧正和京兆尹刘陶商谈,刘陶唉声叹气,荀彧的脸色也不好,一看到刘修,他们互相交换了一个眼色,起身迎了出来。

刘修扫了一眼案上的帐册,沉下了脸:“什么事?”

“没什么事……”刘陶嗫嚅了两句,一迎上刘修那凌厉的眼神,又心虚的低下了头。荀彧苦笑一声:“将军,秋粮还没有完全收仓,已经有人在联系外销了。”

刘修眉头一挑,怒气涌起,刚要发怒,又收住了,轻轻的将马鞭放在案上,平静的问道:“都是什么人买?又是什么人卖?什么价?”

荀彧和刘陶见刘修没有发火,不免有些诧异。刘陶咳嗽了一声:“将军,这也只是我们的一点猜测。最近从武关传来消息,有不少南阳商人听说关中今年大熟,纷纷派人前来联络购粮事宜。将军也知道的,南阳从今年开年便开始打,春耕被耽误了,几万大军聚在南阳,消耗非常大,就是那些大族也有些吃紧,所以……”

“那又是什么人有意向要卖?价格如何?”

“当然是关中的那些豪强,特别是以马家为首,依附袁氏的人。”荀彧接着说道,“价钱嘛,还算公道,大概有三百钱一石上下,这只是暂时的议价,我估计后面还会涨。”

东汉的粮价通常在一百钱一石左右,饥荒的时候没个准,洛阳饥荒时,曾经卖到八千钱一石,万钱一石也不是没有过,这几年虽说收成一直不好,但总体来说还没有发生大面积的饥荒,三百钱一石对于大批量的购粮来说,已经是一个不错的价格。

刘修把手指捏得咯咯响,他非常生气,这些关中的豪强得了他的好处,却依然只顾着自己的利益,明知他现在急需大量的粮食,却还想把粮食卖给外地人,他强压着怒火扫了刘陶和荀彧一眼,最后对荀彧说:“文若,你怎么想?”

荀彧微微一笑:“我有一个想法,正想向将军请示是否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