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页

羌人再次发出鄙视的大笑。

张修目不转睛的看着空中的弩箭,对羌人的讥笑无动于衷,等弩箭落地,他举手发出命令:“再前进五十步,各找有利地形,注意保护自己。”

“喏。”两百多弩手端着弩,分散开来,向山坡上冲去。

羌人见他们进入射程,不敢怠慢,一声令下,数百弓箭手开始射击。山上的弓弦一响,许禇等人就伏了下来,静静的等待着。张修和弩手们在山地间灵巧的游走,敏捷得像头山羊,借助着一块块石头掩护自己,实在没有石头掩护的地方,他们就用随身携带的小盾阻成一个盾阵,同时用手中的弩进行还击,掩护同伴通过没有掩护的地带。不过一顿饭的功夫,两百多弩手全部就位,和山顶的羌人相隔五十步。

张修再次举起手中的弩,扣动弩机。“嗡”的一声轻响,弩箭离弦而出,飞过五十步的距离,将一个正举弓射击的羌人射杀。他笑了笑,挥了挥手:“射击!”

八十支弩箭应声而出,准备的飞向早已确定的目标。这次派出的全是腰引弩,使用腰部的力量上弦,平地射程在一百五十步以上,现在他们由下往上射击,吃了一些亏,可是五十步的距离以内,只要被射中,除非对方是铁甲,基本上是洞穿。

羌人有几个穿得起铁甲?不仅如此,他们也没有把汉军百十人的弓弩手放在眼里,毕竟他们占高临下,人数也占绝对优势,弓的射击速度又比弩快上几倍,这样综合来看,在箭阵上他们的优势毋庸置疑。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才会这么大意,让张修逼近五十步以内。

可是张修一开始攻击,羌人就领教了他们的厉害。弩箭的射程远,弩手们的准头也令人咋舌。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跟着刘修在北疆征战过两三年,作战经验丰富,平时又训练严格,哪怕是跟着刘修在洛阳的时候,他们每天上午都是正常训练。

八十支弩箭,几乎全部击中目标,其中又有一大半直接射杀。羌人阵地上一下子倒下五六十人,惨叫声瞬间压过了他们的说笑声,原本觉得很轻松的羌人们顿时紧张起来,他们有的愤怒的举起弓箭还击,有的则下意识的躲了起来,生怕再被汉军射中。

“三轮射!”张修隐在一块巨石之后,敏锐的目光在山坡上扫了一圈,抬手将一个百夫长模样的羌人射倒,再一次发出射击的命令。

两百张弩,分成三批,轮流射击,速度虽然不快,箭雨虽然不密,但是长年累月的艰苦训练却让他们的射击精度远超过一般的射手,就连以骑射称雄的鲜卑人都没有从他们身上占到便宜,羌人又哪是他们的对手。

张修一下子打了他们一个闷棍,短短的十息时间内,山头倒下了不下一百五十具尸体,羌人的士气大落,他们慌乱起来,大声喊叫着,除了少数几个还能站起身来还击,大多数人都射到了石头或树木的后面。

“出击!”许禇一跃而起,拔步飞奔。两百名虎士分成三队,成品字形向山头扑去。他们用盾牌护住头部,眼睛从盾牌的边缘紧紧的盯着山坡上的情形,右手举着刀,矮着身形,在山石和树木之间飞奔。

羌人看到汉军步卒开始冲锋,连忙叫起来,替补上来的百夫长大声吼叫着,把那些紧张的弓箭手从藏身之处赶出来,命令他们射箭阻击。他们一露头,早就准备好的弩手们立刻锁定了目标,向山顶射出一支又一支夺命的箭。

“步卒阻击!”那个百夫长见形势于已方不利,厉声嘶吼起来,同时带着两百多战士,顺着山坡向下猛冲,希望借助居高临下的优势,将许禇等人挡住。

箭雨交错,喊杀声大起,双方一开始就展开了激烈的对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