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页

刘修嘿嘿一乐:“说这些客套话干什么,以后并肩作战的机会多的是,我要是被人围了,你也来救我不就成了。”

“那是那是。”袁术大喜,挠了挠头,又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这仗吧,本来打得挺顺利的,不曾想北地居然有这么多羌人。老子一时没留神,吃了他们的苦头。”

“这不怪你,我也没想到。”刘修想起羌乱的事,心情顿时变糟了,他叹了口气,把金城的羌人跑到这里来的消息告诉了袁术。袁术也吃了一惊,“怎么会这样?”

“这事儿搞大了。”刘修苦笑着摇摇头:“我怀疑这次羌乱规模不小,我们还有硬仗要打。”

袁术眉头一皱,随即又乐了:“这样更好,我们有立功的机会了。”

刘修强笑了笑,心道这小子真是个神经粗大的夯货,立功?先保住自己的命再说吧。钟羌出现在这里,这事本身就非常反常,弄不好就是一场祸事。要换了袁绍,说不定现在就要找个借口先退回关中再说了。

龙生九子,子子不同。袁术和袁绍同是袁逢所生,可是这性格相差也忒大了些。

“将军。”荀攸匆匆的走了过来,刘修见他脸色严肃,连忙向袁术告了个罪,荀攸拉着他走到一边,急声道:“将军,大事不好。”

刘修心里一惊,他知道荀攸这个人虽然年纪不大,城府却非常深,他很少会在别人面前露出这种神色。他如果说大事不好,那绝对是非常麻烦的大事。可是旁边人太多,他不敢乱了阵脚,连忙强作镇静的说道:“公达,不急,你慢慢说。”

“这次羌乱的规模远远超出了我们的估计。”

这次刘修再也掩饰不住自己的慌乱了,瞪大了眼睛,一动不动的看着荀攸。

荀攸苦笑了一声,把刚刚从俘虏嘴里得到了消息说了一遍。钟羌确实是从金城过来的,大概是三万多人,其他两万人是安定、北地一带的散羌。他们和金城人的确有勾结,他们的头领就是金城人边章和王国,参加的羌人还有湟中羌和义从胡北宫伯玉、李文侯,号称三十六部,超过十五万人。

三十六部?刘修听到这个数字就觉得有些不对,不多不少,正好三十六?他记得黄巾起义好象也是分成三十六部来着,他们之间有没有联系?

“和太平道有没有关系?”

“这个不清楚。”荀攸摇了摇头,“如果有,那也是机密,那俘虏只是个千夫长,他不可能知道这些。”

刘修倒吸一口凉气,钟羌十万已经够他喝一壶了,再加上湟中羌、义从胡,十五万?

“将军,羌人主力很快就要到了,凭我们这点兵力不是他们的对手,既然已经救出了袁术,还是尽快撤退吧。”荀攸提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