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页

卢植欣然入座,众人互相谦让着依次入座,酒菜端了上来,刘修起身先敬卢植,然后大家开怀畅饮,畅谈别情。

宴后,曹操约好明天为刘修接风,便先走了,张郃和夏侯渊也知道刘修今天要和家人团聚,不好多打扰,约好了时间,便先后告辞。

王楚已经在书房里煮好了茶,刘修把卢植请到书房,两人坐定之后,喝着清茶,整理了一下思绪,卢植散去了笑容,很担心的对刘修说道:“德然啊,你这次回洛阳述职,遇到的阻力可不小。你要小心应付才是,可不能大而化之。”

刘修也收起了笑容,慢慢的品着茶:“先生的教诲,我一定牢记在心。今天陛下召见我,我也感觉到有些不对劲,看来我不在洛阳的这段时间,又出了不少事,连《大公报》和《民报》都没有提及。”

卢植挠了挠眉梢,叹了一口气:“我是不赞成这件事,而袁家的《民报》却是蓄势待发。”

“袁家支持并州的新政?”

“支持。三公九卿中,袁隗是第一个站出来支持的,要不然当初就不能通过。不过,去年王允赴京述职的时候,面对天子和大臣们的质疑,袁隗却是一声不吭,既不说好,也不说不好,置身事外。不过,我知道他们在打什么主意。”

“他想从中捞好处?”刘修一语点破。

“你猜得太对了。”卢植赞赏的看看他,“他现在谋求的就是让幽州依并州例,实行新政。”

刘修冷笑一声。幽州刺史郭勋是袁家的铁杆支持者,幽州的人口、资源都超过并州,而且有他这个都督幽并凉三州军事的北中郎将在,郭勋不用承担作战任务,如果幽州依并州例实行新政的话,他不用欠幽州世家豪强的债,相反可以大捞一笔。如果惹出纠纷的话,最后也可以推到新政的头上去,他大可以拍拍屁股,换个地方继续做官。

卢植反对世家豪强,但是也不同意这些当官的借这个由头中饱私囊,更不耻于袁隗这种借着支持刘修的名头从中捞好处的做法,这从他直呼袁隗的名讳就可以看得出来。

“他们把这些想得太简单了。”刘修淡淡一笑:“他要想学我,只会画虎不成反类犬。”

卢植不解的看着他。

刘修也不解释,他和并州人一起推行的新政的关键在于契约,契约规定了官府不能随意掠夺百姓的财产,哪怕他们家确实富得流油,可是郭勋这些人能做到吗?他们根本没有理解这份契约的重要性。人无信不立,在这份契约面前,没有暴力武器做支撑的世家豪强才是弱者,手中掌握了权力的官府才是强者,也是最容易破坏契约的人,在朝廷没有这种觉悟之前,只能依靠当政者的自觉。

刘修不敢说这个世上没有清官,他面前的卢植就是一个,但是他可以肯定郭勋那样的人不是,袁隗这样的人也不是。如果百姓不相信当官的会守信用,隐匿家产也就在意料之中。

“并州是特例,他们要想照搬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刘修微微一笑。

卢植摇摇头:“你还没看清事情的根结,三公九卿的反对都是明面上的,最大的反对者是天子。这种新政是在劫天子的财,他不可能容忍你长久的。他现在需要你打败鲜卑人,一旦战事结束,或者战事失败,就是并州新政结束之时,到时候并州人会愿意放手吗?施恩如泼水,易放难收啊。”